青訓隊的日子是枯燥乏味的……
吳凡與法佈雷加斯進入青訓隊之後,他們每天的能做的事情除了訓練,還是訓練……
偶爾,帕特萊斯還會給他們“開小灶”,因此,吳凡有感覺,他並沒有被阿森納俱樂部放棄。
不過,令吳凡奇怪的是,帕特萊斯給他的訓練內容並不是一名中衛的訓練內容!
帶球,傳球,頭球,射門,定位球……
帕特萊斯教給了吳凡太多的進攻技術,卻沒有教吳凡任何關於中衛的防守技術。
吳凡也詫異了……
雖然,新時代的中後衛要求是攻防兼備,後衛也要參與到進攻之中,不過,帕特萊斯的訓練方法完全像是在訓練一名前鋒球員。
法佈雷加斯的訓練內容與吳凡也是一樣的,帕特萊斯教給兩個人的基本都是進攻技術。
難道就是因為阿森納隊是一支進攻型球隊嗎?
而事實上,帕特萊斯的訓練方法是按照溫格的要求來的。
溫格曾對帕特萊斯說過:
“阿森納隊有阿什利•科爾,勞倫,圖雷,坎貝爾,克里希,基翁,範布隆特霍斯特,西甘,塔夫拉里迪斯,霍伊特等等出色的後衛!”
“阿森納隊已經不需要更多的後衛了!”
“吳凡,一名攻防能力都非常出色的球員,他的能力不僅僅只限於當一名後衛球員,我需要你把他變成一個像維埃拉那樣攻防兼備的球員!”
當然,帕特萊斯並不是真的為了喝溫格的葡萄酒,把一名球員培養成為球星,這不僅是他的職責,而且,他樂衷於做這樣的事情。
帕特萊斯也對吳凡說過:
“我能夠把你們都培養成為一名出色的球員,我就很滿足了!”
這不得不讓吳凡聯想到了中國足球的身上,這或許就是中國足球與世界足球所不一樣的地方吧!
中國足球之所以羸弱不僅是基數的問題,而且,像帕特萊斯這樣的人很少。
人才也是需要培養的,中國足球即便能在並不大的基數中找到幾名天賦不錯的球員,也不會成長為球星,因為,中國幾乎沒有像帕特萊斯那樣的人。
不過,在吳凡心中,范志毅算是一個,至於希望之星足球學校的那些人,校長遲尚斌,副校長張國濤,他們也是一批真正搞中國足球的人,不過,卻顯得很官方,一看就不像是一個教練員,更像是一個官員。
范志毅到水晶宮擔任助理教練員的事情早已經傳開了,吳凡認為,范志毅的路線也許是正確的。
中國也有很多從事教練員職業的人,大多都是從球員轉型成為教練的。
吳凡認為,他們的執教水平是有侷限性的,本來就是國內本土成長起來的球員,他所認知的也僅限於中國足球,即便是學習過一些國外的執教經驗,那也不過是書本上的理論而已。
用自己固有的經驗去執教,在國內可能還好點,踢國家間的比賽絕對拉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瞭解對手。
或許,這就是中國足球喜歡請外教的原因吧!
不過,很多的外教來到中國之後水土不服,中國足球與世界足球是不一樣的,有著本國的特色。
中國特色式足球,照抄照搬國外的成功經驗是不行的!
你讓弗格森來執教中國足球也不行,他有一套成熟的,幾乎打遍歐洲的戰術。
防守反擊,邊路進攻戰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