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的軍隊和普通百姓的比例已經接近一比九,這意味著每九名普通百姓就要供養一名全職軍人。”
“雖然現在柳城的經濟狀況還算不錯,但是這是在主公您前期的大力支援下做到的,而我們現在的軍隊規模已經到達極限了,如果繼續擴軍的話,柳城很有可能因為窮兵黷武而陷入崩潰。”
李牧侃侃而談,柳河一臉認真的看著他。
諸葛亮搖著羽扇笑而不語。
“所以,你有什麼想法嗎?”
看著李牧稍微停頓了一下,端起面前的水杯喝了口水,柳河適時的開口說道。
“我曾經想要參考棗大人的屯田法,將這些軍人戰事打仗,閒時屯田。”
“後來又想試一下輪換服兵役,適齡男子必須參軍,服役數年後自行返回鄉中。”
“但是兩種方法皆有利有弊,最大的弊端都是無法保證士兵的戰鬥力。所以,還請主公和各位大人定奪。”
李牧的話說完,原本熱鬧的大廳變的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在思考。
作為生存的基石,軍隊的戰鬥力強弱,直接關乎他們的生死。
“首先,軍隊的戰鬥力一定是要放到第一位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前提。”
柳河首先開口,對整個募兵政策定下了一個主基調。
“主公說的對,兵不貴多而貴精,我寧願要一千經久沙場的精銳老兵,也不願要一萬訓練不足的農民。”
諸葛亮作為現在柳河勢力的二號人物,隨後開口說道。
“我建議,我們可以兩種辦法同時選擇。”
王陽明作為全能型人才,突然開口,讓其他人同時楞了一下。
“守仁,你的意思是?”柳河連忙問道。
“我們以後的徵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少量的類似現在的全職軍人,作為征戰的主力接受最嚴格的訓練,一種是規模比較大的,所有適齡人口都需要參加的兵役制度,經過簡單的訓練之後,可以讓他們屯兩年田然後回家,也可以作為以後的預備力量。”
柳河聽懂了,王陽明的意思是把兵役制度分為兩種,一種是服役時間比較長,完全脫產的職業軍人,一種是類似於民兵的普遍兵役制度,農忙時耕種收穫,農閒時參加訓練。
這樣也可以大大減少現在的兵員方面的壓力。
王陽明的提議很快就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
在不考慮經濟條件的情況下,這種募兵方式,確實是最合適的。
這樣同時保證了高低端戰力,也不會出現像李牧所說的窮兵黷武的情況。
決定了總體大方向之後,剩下的就不需要柳河操心了。
這麼多人,無論如何也會商議出一個最合適的方案的。
就在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身著斥候服飾計程車卒匆匆跑了進來。
所有人不約而同的看向這名哨兵。
“報告!伊稚斜和不明勢力的匈奴人發生內鬥,好像是冒頓!”
“嘩啦。”
“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