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1是指在雲底高超過三百米,能見度超過五公里,不需要儀表著艦的回收程式。
CASE2也是雲底高小於三百米,能亮度小於五公里,可能需要儀表著艦的回收程式。
CASE3也是適用於夜間的儀表著艦。
通常來說,不同回收程式除了氣象標準不同外,在回收數目上也有區別。
比如CASE1可以允許最大同時回收五架飛機,而CASE2則是隻有三架,CASE3原則上是不回收飛機的。
如果按照標準的回收程式,著艦的飛機需要按照一個固定的流程走完一個完整的五邊,哪裡有直接引導到五邊的?
“規矩?如果說規矩的話,大型客機著艦算是在規矩以內嗎?”李滄道:“不用多想了,為了這個人,可以破例。”
雷達操作員其實並沒有關注到自己上司的後半句話,他的注意力全被前面一半給吸引了,心中無比激盪:“大型客機?後面這個訊號點是大型客機?航母甲板能承受大型客機的著艦負載?”
“理論上是可以的。”李滄心裡也是打鼓得很,那份對於大型客機的模擬計算其實並沒有那麼嚴謹。兩天不到的時間能做出什麼嚴絲合縫的推論,基本上所有的計算過程都是在電腦上進行的,沒有進行過哪怕一次實飛測試。而且,即便是在電腦上,所謂的成功著艦也是在極為嚴苛的條件下,成功率還不能達到百分之八十。
若是換作平常,這種“模擬計算結果”只會讓李滄嗤之以鼻。可是,當這份計劃書的署名中包含了一個充滿魔力的名字後,他感覺接受這份看上去天方夜譚的計劃書也不是不可能的。
雷達操作員嘴角抽動幾下,他顯然無法接受李滄所說的“理論上”的可能性。他猛地想起來剛才出去的一會兒發現機務部,甲板部和損管隊幾乎全部動員起來了,當時他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呢!這陣勢跟要出現險情似的!
那時候,雷達操作員以為要不就是機務部,甲板部和損管隊是在搞什麼聯合演練,要不就是這幾個部門的人都在發神經。
可是到現在他總算是知道自己還是太年輕了,原來真的要來大的了,而且是大到有史以來航母回收的最大飛機了。
不是說航母只能回收各類體積較小的戰鬥機,它也會回收例如運輸機和預警機之類的更大型的輔助類作戰飛機。但是,即便是運輸機,那也是在軍用運輸機中的小個兒,哪有回收大型客機的?
其實在世界航母歷史上,曾經有過回收民用客機的試驗。但是,經過大量的試驗,得出結論是與其讓大型民用飛機強落航母甲板,還不如迫降海面來得保險。
若是沒有海嘯引起的巨大風浪,徐顯或許真的捏著鼻子迫降海面了,至少在徐顯這邊,迫降海面的成功率是要比強落航母的成功率高的。
只能說天不遂人願!
雷達操作員望著即將進入自己管轄區的兩個訊號點,手指往上指了指,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這個是上面同意的嗎?會不會有些兒戲了?真的經過驗證嗎?咱們航母的甲板能不能承受得住?”
其實,這個問題相當沒有詢問的必要。這麼大的事情,作為航母打擊群的高階領導層怎麼可能會不點頭?
李滄的一隻手搭在雷達操作員的肩頭:“咱們航母榮譽陳列室最高處的那枚特等戰鬥英雄的獎章是誰的?”
“當然記得!屬於十年前艦載機聯隊第一大隊飛行員徐顯的,他以三代機擊落下四代機,鑄就了不朽的傳說......”
那枚特等戰鬥英雄獎章原本不應該陳列在航母的榮譽室的。這類獎章不是直接授予給表彰人,就是給予表彰人的直系親屬,當然這是建立在其已經犧牲的前提下。畢竟,這個獎章是表彰個人而非團體,不應該置於航母榮譽陳列室裡。
但是,徐顯的情況比較特殊。如果按照正常的規定,徐顯應該是被認定為犧牲了,那麼這枚獎章就應該轉送給其直系親屬,即其父母。
然而,這時候就出問題了。徐顯的父母拒不接受這枚獎章,接受這枚獎章就意味著他們承認自己的兒子已經死亡,即便心存幻想,他們還是無法承受這枚用自己兒子的性命換來的獎章。
徐顯本人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其直系親屬又拒不接受,結果這枚獎章最後只能放置在航母的榮譽室的最高處。經歷了時間的沖刷,英雄的事蹟終於成為了永刻人心的傳說。
“是啊!”李滄輕輕嘆了一口氣:“現在......傳說......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