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510第六感 (1 / 3)

大唐王國最近比較讓人在意的訊息,就是曾經不可一世,隻手遮天的宰相張明倒了。

張家雖然隨著鄭國的覆滅陷入到了低谷,可因為有著龐大的底蘊,依舊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憑藉著自己在地方上盤根錯節的聯絡,張家開了不少工廠,還擁有大片的土地,依舊維持著很大的聲望。

可這麼一個龐大的家族,卻因為偷稅漏稅,被徹底掀翻在地,沒了半點兒掙扎的餘地。

稅務司直接抓人,軍隊清場沒留半分情面,張家幾個公子全部下獄,張家老爺子張明氣得當場暈厥,醒來之後就半個字都說不出來了。

就在幾天內,張家樹倒猢猻散,再沒有了往日的光景。而張家那些企業也都收歸國有,與張家沒了半點兒關係。

更慘的是,連張家所有的土地都被罰沒,祖宅都被收走充了罰款。就這還欠著國家幾百萬金幣的罰金,恐怕張家世世代代都還不起這利滾利的罰金了。

好在國家開恩,給了張家一條活路:申請破產可以清零債務,不過張家現在的一切,就都與張家沒了關係。

誰能想到一年多之前還是一國宰相的張明,還有張明身後那顯赫的家族,就這麼一夜之間倒了。

誰又能想到,這一切其實都不是政治傾軋,而只是單純的一個偷稅漏稅的小桉子呢。

在整個事件中,其他商人的表現一直都很澹定,因為他們都沒敢偷稅漏稅,也確實從大唐集團的工業改革中撈到了好處。

說句實話,這些商人們的絕大多數,都不理解為什麼在這種好時候還要偷稅漏稅,他們在發展中賺到了過去十倍百倍的利潤,國家拿走應得的那部分有什麼不妥?

雖然他們也知道,那已經是很大一筆錢了。可多數人還是都能理解,沒有這個新來的大唐王國,他們也賺不到這麼多錢這個淺顯的道理的。

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所有人都體會到生產力進步為這個社會帶來的巨大變革。

之前還需要快馬加鞭跑幾天幾夜才能聯絡到的商行分號,如今只需要一個電報一小時就可以聯絡到了。

過去要想從銅城向長安運輸一車糧食甚至需要十天的時間,可現在從銅城火車站裝車到長安火車站卸貨,最多也就一天時間而已。

更讓人歎為觀止的是,從前運一車糧食,至少要在路上消耗半車,可如今幾乎是零損耗,這一下子就讓利潤提升了一倍不止。

有了更好的種子,今年大唐王國真的獲得了巨大的豐收。去年全國上上下下還都沉浸在缺糧的恐懼中,今年的糧食價格直接就跌到了國家補貼線。

如果不是國家糧食安全補助機制開始執行,估計糧食價格還要繼續下跌。往年糧食如果豐收,種田的農民也高興不起來,可如今個個臉上掛著笑容,簡直比娶了媳婦還要高興。

因為有了充足的勞動力,大唐王國的田地總數比鄭國時期增加了一倍,因為引進了梯田技術,同時使用了化肥農藥,並且合理分配種植了果樹、棉花、土豆地瓜,整個農業增產總額更是誇張。

僅僅一年的時間,因為國家統籌分配合理,一時間竟然全民都有吃上蔬菜瓜果,有了充足食鹽香料的趨勢。

這可不是開玩笑,而是一個偉大的成就。要知道在大唐集團誕生之前,這個世界的多數平民很少能吃上鹹鹽,也根本用不起食用油與香料。

正是因為有了足夠多的調味品,才能夠開發出足夠多的美食,才能夠提升飲食方面的幸福指數。

隨之而來的,是有了一定經濟基礎的平民百姓,開始報復性的消費,拉動了大唐王國的內需。

最先供不應求的,是各種罐頭食品。因為沒吃過,而且容易儲存,所以各種摻了澱粉的火腿罐頭,廉價火腿腸,本來作為軍糧開發的泡麵,都成了受歡迎的產品。

沒吃過沒見過的老百姓們瘋狂的購買這些東西,隨著道路的建設,腳踏車也很快成了搶手貨。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本事考駕照開汽車或者捨得給自己買一輛摩托車的。不過便宜實用的腳踏車就是另一回事了,只要學會了,這東西無論是馱運貨物還是代步,那都是妥妥的神器。

再接下來,富裕起來的平民就開始追求更高階的幸福了:他們開始購買玻璃,讓自己的房子變得更加通透明亮;然後他們又開始購買磚石,希望重建一個更宜居的住宅。

水泥,玻璃,紅磚……建築材料開始暢銷,不少農民開始建造蔬菜大棚,還有一些村鎮開始自發的修建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這個標語在大唐王國內那也是貼得到處都是,只不過下面一句改成了“多生孩子多種樹”……

沒辦法,對於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靈魂來說,唐陌覺得一個國家兩三億人口真的不算很多。

更何況,其實大唐王國的人口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現在人口普查正在進行,羅傑那邊的團隊預估大約總人口在4000萬上下。

這其實已經是個非常嚇人的數字了,因為大唐王國從攻取了鄭國之後就在瘋狂的吸收外來人口,甚至掏錢買人口。

按照唐陌的設想,在未來的二十年之內,不算擴張獲得的新人口,大唐王國的人口至少要突破兩億!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或者說幾乎無法完成的目標。

為了支撐這個目標,大唐集團拿出了許多超前的技術。大唐王國境內建立了許多個養雞場,用現代化的,大規模整合方式培養家禽,以供應足夠多的肉類和蛋類。

這種技術提高了家禽的出產效率,雖然降低了肉質口感,但確實保障了最基礎的肉食供應。

對於大唐王國的平民來說,這些幾乎都不是問題:他們從前根本沒資格吃肉,現在有了肉和蛋的供應,高興還來不及呢,誰還會去挑口感之類的毛病。

畜牧業同樣被高度整合,採用大規模農場的模式量產——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提升產量,保證最基礎的供應數量。

當然了,高密度養殖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傳染病,而這個難題在大唐集團的藥物研究機構面前簡直微不足道。

有了唐陌的思路,還有這個世界上最高精尖的人才不停的鑽研,大唐集團的疫苗還有藥物技術已經碾壓這個時代的病毒細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