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下!”
面對最後通牒,科恩反問道。
“你就不擔心與荷蘭之間的戰爭嗎?”
其實,科恩自己也知道,他的這番話說的是多麼的空洞無力。
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就是——荷蘭沒有能力威脅到大明。
為什麼施奕文會選擇在巴達維亞進行突破?
說白了,就是為了避免像歷史上鄭成功收復臺灣後,荷蘭人在東南亞對鄭氏船隊持續數十年的打擊,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荷蘭有巴達維亞這個基地。
只要打下巴達維亞,基本上就不需要擔心荷蘭人的報復了。
因為從印度到中國,荷蘭只有四個殖民據點。
其中兩個在印度東海岸,都是不值一提的小港口。就是那種貿易站之流,頂多只能停靠一兩艘軍艦。
另外兩個就是巴達維亞和熱蘭遮了。
作為世界第一海上強國,荷蘭在東方混得確實不怎麼樣。
過了非洲好望角之後,荷蘭人的補給點,就只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也就是後世的的模里西斯。
放眼望去,其實,這個年代印度洋上的王者,是葡萄牙!
畢竟,人家葡萄牙經營的時間更長,從好望角到澳門到處都是他們的殖民港口。
荷蘭的船隊在離開非洲的好望角之後,沿途就必須依靠葡萄牙人,才能在印度獲得補給。在荷蘭人進入馬六甲海峽後,同樣也得靠給葡萄牙交錢,才能在馬六甲獲得補給前往巴達維亞。
換句話來說,離開葡萄牙,荷蘭想來東南亞,簡單是難如登天。
而葡萄牙顯然不可能為了荷蘭人得罪大明,只要施奕文稍微向葡萄牙暗示一下——如果葡萄牙支援荷蘭人,那麼他們就從澳門滾蛋。葡萄牙人會第一個站出來禁止荷蘭人船隻進入他們的港口。
沒有了葡萄牙的支援,荷蘭人基本上就只有一個選擇——從東南亞退出,派遣艦隊?
開玩笑了。
派遣艦隊過來送死嗎?
所以,現在面對科恩的威脅,施奕文感覺可笑到了極點。
“如果那樣的話, 歡迎!”
施奕文正色道。
“而且本官可以保證一點, 任何一艘大明船隻無論在任何地方遭到荷蘭船隻襲擊,都意味著宣戰!對天朝的宣戰,歐洲,距離大明並不算遙遠, 寇可往, 吾亦可往嘛!”
科恩傻了!
別說是科恩了,就連瓦德斯也跟著激動起來。
為啥啊, 荷蘭就是從西班牙獨立出去的啊,
整個歐洲,沒有任何國家支援西班牙維護國家的統一, 如果他能爭取到來自大明的幫助, 大明派遣他的艦隊,軍隊前往歐洲,進攻荷蘭,懲戒荷蘭, 幫助西班牙收復荷蘭, 重新奪回那頭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