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不同了,在劉擎麾下,張楊若不忘初心,定能得始終。
劉擎扶起張楊,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稚叔便先駐兵在此處,重新整合幷州騎兵,今日起,軍中糧草,由本王供給。”
劉擎回頭,對徐庶交待一二,長平糧草,由西華供應即可。
長平縣沒有縣令,黃巾亂時,長平縣令被彭脫所殺,後來便一直沒有任何任命。
縣府成了幷州軍的中軍大帳,名義上收編完成,丁原開始介紹陳國的情況,陳王劉寵已經答應投降,但據丁原介紹,陳縣之外,還有一支兵馬駐紮在那。
從丁原的介紹中,顯得頗為忌憚,顯然這還是一支精銳。
聊到統兵之將時,才說起鞠義這個名字。
劉擎恍然。
若說戰鬥力,鞠義的先登營確實稱得上佼佼者,徐晃的輕騎曾經在他手上吃過虧,最後還是用鐵浮屠,才擊潰了鞠義的先登營。
“鞠義對袁紹忠心嗎?”劉擎問。
“據我所知,並不忠臣,鞠義是西涼人,原是韓遂軍中將領,後來從南陽支援兗州戰場,袁紹退出兗州後,他便一直駐紮在陳國。”
“鞠義有多少兵馬?”
“兩三千人,不過甲冑精良。”
“他的糧草是誰供給的?”郭嘉突然問。
“自然是陳國。”
郭嘉笑道:“既然劉寵已降,只需斷供糧草,鞠義豈不束手就擒?”
丁原頓了頓,提醒道:“未必,西涼軍桀驁,又有劫掠的習慣,光斷糧草,恐怕難以令他屈服。”
“那便打到他服!”劉擎接過話,看著丁原道:“長平便先交給兩位,本王先去會會鞠義。”
不服?本王帶著呂布,典韋,趙雲,張遼,還有打不服的,那就納悶了。
說幹就幹,劉擎告別丁原張楊,徑直朝陳縣趕路,第二日中午,便趕到了陳縣外圍。
經過偵查,果然,鞠義駐紮在陳縣東南一角,發現劉擎軍的蹤跡後,竟然不為所動。
張遼軍自南向北圍上,而趙雲軍則繞個圈,繞到東面,劉擎則帶領典韋和呂布,正面朝著鞠義軍營地而去。
陳縣也來人了,是陳國相駱俊。
遠遠的,駱俊便下了馬,牽著馬來到劉擎跟前行禮。
“駱俊參見大王!”
“你便是駱俊?聽說劉寵就是聽了你的建議,才接受袁紹迎立的?”劉擎話音一出,一眾騎兵便上前,凌厲的槍頭前指,軍容齊整,壓迫力十足。
“回大王,袁氏勢大,陳王難以自保,故不得以而從之,但陳王自始至終都沒有以行僭越之禮,此事,黃使君可以證明。”駱俊不卑不亢的回道。
劉擎揮揮手,禁衛鐵槍便收起,駱俊也鬆了口氣。
“所來何事?”
“回大王,為說服鞠義而來。”
“你有多少把握?”
駱俊想了想,回道:“超過五成。”
“那便算了,本王只需一聲令下,世上便再無鞠義,當然,他也可以跪在本王跟前,告訴本王他有眼不識泰山。”
“有大王這句話,我有七成把握!”駱俊又道。
“那便一試吧!”
“謝大王!”
說著,駱俊又牽著馬走向鞠義之營,走出老遠,他才復而上馬疾馳而去。
“主公,駱俊乃是不可所得的賢相,黃巾期間,他與劉寵聚兵防守,不僅守住了陳國,而且陳國百姓幾乎沒有遭遇饑荒,此功勞,當屬駱俊。”徐庶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