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分析道不無道理,黃琬不僅僅是重臣,而且也是士族大家出身,更重要的一點,名義上,他與袁紹,乃是盟友,或許在袁隗那時,是這樣的。
昔日袁隗和黃琬等人一同反對董卓廢長立幼,算是結成了同盟,但後來的變故,令黃琬也有些惋惜,劉辯身死,袁隗身死,而後面袁氏後人所為,更是令黃琬始料未及,袁紹自己立了一個假天子,而袁術甚至自己稱上了代天子。
黃琬一心治州,平定黃巾餘孽,又清剿盜匪,恢復生產,這幾年好不容易讓豫州恢復些元氣,袁紹呢,一次次的窮兵黷武,一會染指徐州,一會攻伐兗州,還沒有一次能打贏的。
而劉擎迎奉天子回雒陽之後,黃琬也終於下了決心,於是聯絡上劉擎。
黃琬終究是難得的忠於漢室,對百姓有利的好官。
“如此最好!文遠孝父,攻城之事,準備的如何了?”劉擎問道。
高順讓開一條通道,在空地的盡頭,擺放著十數架龐然大物。
“主公且看!”
劉擎定睛一看,竟是攻城雲梯!
不由覺得神奇,張遼和高順如何在短時間之內打造如此之多的雲梯的,畢竟古代那個生產力水平,要匠人手工打造,一個月未見得能做出一臺。
張遼笑道:“主公,只怕你又要給戴縣君再計一功了,這也是他準備了半年才攢積的家當!”
戴琦連忙回道:“張將軍謬讚,琦不敢當,這一切,乃是黃使君授意。”
如此看來,黃琬的部署確實靠譜,安排西華糧倉倒戈,轉而供給劉擎,再暗中打造雲梯,用以攻城,同時汝陽城內流言四起,紛擾不斷,黃琬這波安排直接是內外兼修,一步到位啊。
有了雲梯,攻城傷亡便可降至最低,劉擎對明日的戰鬥,越發期待了。
就在劉擎有條不紊的視察三軍時,積極備戰之時,汝陽城中的徐福亦沒有閒著,他召集黃琬部曲,以及數位百姓中的頭領,開始策劃跨年之夜的行動。
根據徐福謀劃,他們會在子夜之後,他們會暗中將弄壞的板車,巨木,以及石塊等贅物,攔截城中主幹道,用以阻擋袁軍兵馬,而後約定丑時引火,在四方城門都縱上火,造成各處城門遭受攻擊的假象。
同一時間,徐福再帶人突襲東南小門,爭取在袁軍援兵趕到前,奪下城門,再堅守住,相信城外渤海王軍自有盯梢,定會抓住機會,一舉攻入城中。
“今夜一應部署,可都清楚?”徐福再次確認。
“徐管事,今夜戰火一起,我等可需要營救黃使君?”
“萬萬不可,諸位切記,我等或成或敗,皆與黃使君無關,袁紹只是有些疑心,並未加害之意,若我等貿然去救,反而會害了他!”徐晃交待道。
最後,與眾人再三約定時間,徐福再問一句:“縱火房舍,可已做好疏散?”
“放心吧徐管事,保證不會傷害無辜之人。”
接下來的時間,便是靜靜等待天黑,至夜半,忽起大風。
高順見天有變,當即大喜,原本就趁著夜色將雲梯推送到儘量靠近城門的地方,第二日可以少一段衝鋒距離,但云梯的動靜不會小,也不能靠的太近,不過藉助大風對聽力的干擾,則又可前進一段。
城裡城外,忙不不停,城頭上,終究是有袁軍發現了不對勁。
“有沒有聽到奇怪的聲音?”一名袁軍問身旁另一人。
另一人攏起手,側耳聽了一會,好似在“呼呼”大風之中,還有著些許“吱呀”之聲,像是新建的門樞,沒有經歷過磨合,開關時會發出的聲響。
“好像是有一點。”袁軍道,但看了漆黑的城外一眼,什麼都看不見,城頭的炬火,也只能照亮一小處而已。
得到確認,那袁軍當即警覺了起來,一個人可能幻聽,兩個人基本可以做事了這種奇怪的聲音,當即喊道:“準備火箭試探!”
袁軍分出十數人,在炬火上引燃火矢,“嗖嗖”的往外射出,大風呼呼刮過,以及袁軍多凍得手僵,拉不開滿弓,十多道箭矢飛出去後,未出多遠,歪歪斜斜的被大風吹散,墜落在地,星星點點的火光,很快便熄滅了。
袁軍射手面面相覷,似乎在說咱誰也別笑誰,重新來過。
於是進行了第二輪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