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好處便是,等他們都聚集過來,高順和趙雲應該也快到了,到時候,一網打盡!
張遼長槊杵地,自己與幾名部將倚身坐於樹下,另一邊,許多兵士也等不及休息,開始伐木搭建營帳。
一名部將小跑過來,加入其中。
“將軍,探查清楚了,汝陽南北各有兩座大營,看規模,應該駐軍一兩萬人,現在防守較為嚴密,顯然已經發現我軍到來。”
另一名部將道:“我們是否先發制人?直接奪營?也省得自己搭建了。”
張遼立即否了這個方案,不是將士疲憊需要休整,也不是南方的營地不好,而是不適合。
當前的任務,是封鎖汝陽,張遼私下探查,發現這裡,汝陽的西南角,在這裡紮營是最好的。
只要自己站穩腳跟,南方那個營寨,想拿他,張遼覺得易如反掌,隨時可取。
他現在要做的,便是耐心等待。
當然,如果汝陽城門大開,袁紹率軍殺出來,張遼也不介意。
……
轉眼數日已過。
劉擎命張郃鎮守雒陽,自己則親率禁衛和典韋的虎衛軍,一路南下進入潁川。
路過陽翟之時,劉擎還特別停留,入城拜訪荀氏。
迎接劉擎的,是荀儉之子荀悅,如今依舊是戴孝之身,早前,劉擎便已經徵召過荀悅,只不過荀儉抱病,荀悅一直侍奉在旁,如今荀儉去世,他要守孝三年。
劉擎祭拜過荀儉之後,與荀悅交談,說起潁川往事,也是感慨。
“昔日本王一介白身,僅有頗微斬敵之功,便被荀公迎為上賓,不僅準文若輔佐本王,還以糧草資助,未曾想,與公一別,竟是永別。”
“人各有命,大王節哀。”荀悅淡淡道。
劉擎細看兩眼荀悅,不得不佩服,荀氏子弟,男的長得俊秀,女的長得俏麗,荀彧荀諶荀採自不必多說,眼前這位荀氏子弟,雖然第一次見,亦觀感不錯,一看就是能成事的主,多半也是博學多才。
被劉擎這雪亮的眼睛盯上兩眼,荀悅有些難為情,不由得輕咳兩聲。
“咳咳!”
渤海王想什麼,他可是知道的,自從荀彧追隨於他,一直以來,他可沒少向他要人,先是荀諶,後是荀攸,若不是父親要求嚴格,覺得自己學藝不精,恐怕早就被渤海王挖走了。
“大王可是想用在下?”荀悅倒是心直口快,直接問了。
“嗬嗬。”劉擎隨意一笑,企圖矇混過關,他知道自己的眼神太過露骨,畢竟人家還在守孝,這個時候是萬萬不能追隨自己的。
“荀氏子弟多才智,本王自是有此意,不過仲豫既然是戴孝之身,本王可以等!”劉擎道。
荀悅連忙上前,衝劉擎行了個大禮,道:“悅代自己,代家父,代荀氏,謝過大王!”
劉擎連忙上前扶起,道:“仲豫一切放心,潁川如今已為本所治,太守高順,雖是士族出身,卻崇尚武道,潁川郡治,仲豫有機會,多多教導他!”
荀悅再度躬身,正色道:“眼下雖不能為大王效犬馬之勞,不過悅亦有一言欲獻大王。”
“仲豫請說!”
“大漢禍亂之由,在土地兼併,悅知大王墾荒分田,深得民心,然天下積弊日久,實難一時奏效,故大王要興農桑以養其性,審好惡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備以秉其威,明賞罰以統其法,若能持之以恆,假以時日,或許可見中興之相!”
劉擎一聽,頓覺汗毛炸裂,一個激靈衝破頭皮。
這些話,句句說到了他內心深處,特別土地兼併,身為當代人,且身為士族,不是當局者迷,就是裝糊塗,荀悅能清晰的說出來,足見其心坦蕩。
荀悅,有不輸文若之才!
劉擎躬身回了一禮,道:“先生教誨,擎自當銘記於心,望先生節哀,保重身體,他日諄諄善誘,擎翹首以盼!”
……
(PS:求推薦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