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仁走的過程中卻是偷偷瞄了一眼桌案,心中難免有所想法,那個位置,可是隻有王后能與大王同坐。
即便她現在有掌管王府賬目和府庫之權,也沒有資格坐那裡。
劉擎手執遷徙柔夷,微微摩挲著,糜仁臉色立即浮出兩朵紅雲,羞怯的縮了縮。
「大王,妾身來是有正事的!」糜仁嬌嗔道。
「何事呢?」
「王后上月支走五十萬錢,這個月又支走一百萬錢,賬目
登記是學館支出,因數目過大,我想和大王確認一下,又擔心……」
「又擔心本王怪你對王后有疑心?」劉擎接過話,取過賬冊,翻了起來,王府的賬冊,一律用數字記賬,看起來一目瞭然。
「《禮記》有云: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本王治家自當堂堂正正,明明白白,你身為主賬,有異議提出,並不不當,本王豈會怪你。」
劉擎翻到那兩筆賬目,這是用於建造學館的開支,蔡琰是和他說過的。
「賬目並無問題,這筆錢,是給貧民子女建蒙學學館用的。」
糜仁淡淡的「哦」了一聲,「哪王后那便不會……吧」
糜仁做了一個憤怒的怪表情,意思是我向大王打小報告王后那便不會生氣吧。
「王后比本王還知禮,你就放一百個心吧!」劉擎笑著,合上賬冊,又牽過糜仁的手,放在手中冰冰涼涼的。
「仁兒辛苦了,自從回鄴城,本王也沒好好陪你。」
「大王自當以國事為重,糜仁不打緊的。」糜仁輕道。
劉擎湊上糜仁耳畔,輕道:「今晚,本王上你那去!」
糜仁眼中閃過一絲光彩,驚喜不已。
「大王說話算話!」
「那是自然!」
糜仁也湊到了劉擎耳旁,輕輕嘀咕了一聲:「……」
(大家猜猜她說了什麼?)
劉擎一聽,頓時來了精神,恨不得現在就去,心道糜仁你是懂男人的!
……
就在司隸烽火連天,劉擎各路兵馬向雒陽徐徐開進之時,兩封快信如期送入荊州。
襄陽城中,人流如潮,進進出出,販市者雲集。
見了劉擎的信,劉表連忙喚蒯良、蒯越和蔡瑁前來商議。
信是劉表看的,他將其中大部分重要內容,都講給了眾人聽,重中之重的,便是劉擎的態度。
三人作為荊州本土派,而且是豪強出身,自然明白劉擎信中的「親至」是何含義。
冀州的那場豪強風暴,可是天下皆知,難以想象,若是荊州來這麼一場,那他們蔡黃蒯龐四大豪強,還能留麼?
「主公,這是渤海王的威脅!」蔡瑁首先下定論。
蒯氏兄弟各自撫著鬍鬚,正在消化信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