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啟稟將軍,袁紹軍與徐榮軍已經開戰。”
哨探將訊息傳給張遼時,張遼與徐晃已經率軍從繁陽移動到黎陽,目前袁徐兩軍正在河的對面廝殺。
“可知袁軍主將?”
哨探搖搖頭,回:“未見亮出旗幟。”
徐晃湊上前,與張遼對視了兩眼,問道:“文遠,我們真的不出手嗎?”
“怎麼,公明,你就這麼按捺不住,想試試鐵浮屠的威力?”張遼笑道。
“害,老是訓練訓練,哪有實戰來得磨礪兵馬,照主公這個穩健做法,恐怕我那鐵浮屠等到生鏽,都未必能等到實戰。”
“那要不要我和主公說說,讓你去幽州?”
“得得得,我才不要去那毛地方!再說和騎兵作戰,這鐵浮屠也追不上那些善騎的馬賊,去了也白搭!”徐晃說著,走到輿圖旁,點了點上面一個地方,接著道:“文遠,你說主公將濮陽白白讓給徐榮,為何不拿燕縣交換呢?這樣一來,魏郡與陳留,就相連了。”
“那樣東郡與司隸就分開了,徐榮會怎麼想?國土相連,糧道暢通,乃是重重之重,跨界行動,你看現在的袁紹,跨界運糧,搞得興師動眾的,而且一旦失利,就是賠了糧草又折兵的下場。”張遼回道。
“文遠,你說徐榮將軍,能成功嗎?”
徐晃一問,令張遼認真地思考起來,按局勢看,有點難度,因為即便早有防範,袁軍依然接應到了糧隊,只要不是土崩瓦解,撐上幾天,糧草就能運抵濟陰境內。
“但願徐榮將軍能繼續創造勝績吧!他可是吾輩楷模!”
……
因為郭圖的建議,文丑沒有選擇硬剛,也沒有選擇隨糧隊而行,而是坐看風雲變,不久,他便知悉趙叡在支援下獲得優勢的戰況,徐榮一部且戰且退。
對此,郭圖又有看法:“將軍,徐榮軍有備而來,不會敗得如此輕易,此必為詐敗之計,引我軍分散,應速召趙叡三將回來!”
文丑想了想,依了郭圖的建議,下令三將回師,拱衛糧隊。
“如此一來,我軍防線不破,徐榮便無從下手!”郭圖對自己的建議十分自信。
正如郭圖所料,此時的徐榮,確實有些著急,袁軍中軍不出,而且被引開的一部分兵馬,竟然開始折返了,顯然,調虎離山之計,袁軍沒有上當。
“袁軍主將如此沉得住氣,未露出任何破綻,看來,唯有讓樊將軍切斷袁軍退路了。”徐榮對著營帳中的輿圖喃喃自語。
既然靠自己不行,那便兩軍協同。
時間悄然流逝,徐榮一等,便是等了一天,而袁軍糧隊此時距離濟陰也不過只有一天路程了,這個區域,已是樊稠的地盤。
文丑依照郭圖的保守之計,拱衛糧隊南行,除了趙叡等部,竟沒有發生任何戰鬥。
直到樊稠截去了前路。
“何人前去支援蔣奇將軍?”文丑對著餘下四位將軍道。
結果四人都默默不語。
因為對方是樊稠。
河內一戰,樊稠趁夜劫營,燒燬袁軍大營近半,在座的幾位武將,除了淳于瓊,其他三人都在那一戰中,與樊稠交過手,而卻都被樊稠擊敗了。
“爾等不敢?”文丑望著眾人,不由得一陣鄙夷。
想到樊稠與他交手數次,確實算的上是一位善戰之將,文丑沒有將下面的話說出來,而是直接表示自己要打上去。
不料,郭圖又攔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