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若干年後,夫餘境內所產糧食,不僅不再讓夫餘捱餓,甚至能滿足整個北方所用,自那以後,夫餘人提起劉擎,恐怕就不是侵略者了,而是亞父了。
“文若,幽州所需糧草,由中山李氏提供,你只需將錢送去李氏即可,另外,徐榮已同意出兵攔截甄氏糧草,東郡第二次大戰,不久矣,趙雲,張郃,張遼,徐晃,還有大河衛傅燮,皆在河水沿線做好部署,本王只有一個要求,糧草,斷不能落入袁氏之手!即便兩軍直接開戰,也顆粒不讓!”
四將齊聲稱:“喏!”
“志才,這段時間,募工處募集勞力如何,有多少是大河以南的?”
“主公,黃巾作亂,大河以南大批百姓逃亡到北面,基本都被遣送到了魏郡,總人數約有一萬二千人,不過其中半數是汝南的,得益於此次袁氏運糧,那些沒有田產的奴僕,皆不願意回去了。”
劉擎笑了笑,說出一句至理名言:“他們選擇不回去,失去的只是枷鎖,得到的是整個世界,他們將在冀州落地生根,娶妻生子,繁衍後代。”
眾人聽聞無不眼睛一亮,這話說的,也太樂觀豁達了,不虧是渤海王!
“如此一來,只怕袁紹要跳腳了,失去如此多的民夫,袁氏春耕,必然深受影響,若甄氏的糧再劫住,袁氏明年很可能出現糧食短缺的問題。”沮授道。
郭嘉接過話茬,接著道:“袁術在南陽戰鬥不止,耗糧甚巨,恐怕撐不到明年了。”
無論怎麼看,袁氏好似已經走入了末途。
話音剛落,荀或出聲,表達了不同看法。
“未必,袁氏底蘊,非同尋常,不是區區糧草問題就能拖垮的,真到了那一步,袁紹振臂一呼,天下送糧者不知有多少!”
劉擎就勢問道:“文若,那如何才能擊垮袁氏呢?”
“回主公,袁氏之強,在其人脈,先帝時期,兩次黨錮,士人深受其害,而袁氏庇護士人,長達數十年,漢人重恩,絕不會輕易背棄。”
劉擎恍然,這下明白,荀氏可以不看袁氏臉色,不是因為他強大到足以和袁氏抗衡,而僅僅是荀氏並沒有受袁氏恩惠,所以不欠袁氏什麼,同樣的,弘農楊氏,也差不多,所以楊彪才敢與袁隗分庭抗禮。
“士人乃是袁氏根基,要斷袁氏根基,也並非沒有辦法,只是尚需時日,諸位,我有一事公佈,胡昭先生,已經接受本王之邀,在鄴城開堂授課了!”劉擎笑著將這個藏了許久的訊息公佈出來。
胡昭先生!
眾人聽聞無不驚訝,紛紛詢問劉擎是如何請到先生出山的。
劉擎笑而不語,得意了好一陣,最後才道:“此事,多虧了王后,是王后請出山的。”
幾位又對著蔡琰一陣誇讚,什麼世之賢妻啊!已有鳳儀之姿啊!
劉擎懷疑他們的嘴都被郭嘉傳染了,越來越會說好聽的了。
荀或道:“主公,若胡昭公然招生,士族子弟必趨之若鶩,僅這一條,恐怕就能在經學領域與袁氏抗衡!”
呵呵,我老丈人,你叔父再插一腳,袁氏馬上就劣勢了。
我的第一丈人,蔡邕再插一腳,在治學領域,我怎麼輸?
到時候,再祭出龍山書院的殺手鐧,有兩位岳父做背書,士人們會怎麼辦?
恩惠那是過去的事,人都是要向前看的,年輕士人若能混個蔡邕弟子,荀爽弟子,誰還記得袁紹。
當然,若真正到了對付袁氏的時候,劉擎也不會整有的沒的,而是直接物理消滅。
至於什麼時候,可能要看袁氏怎麼作了。
劉辯已經作沒了,最近劉擎也得到了訊息,袁氏和陳王劉寵走得很近,很可能出現擁立劉寵的局面。
不著急,不妨看看漢室宗親劉寵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