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呂布,是從何處冒出來的?竟能佔據濮陽!”
即便是郭嘉,也沒能想到呂布的存在,千算萬算,也算不到這個人的頭上。
昔日他與丁原分道揚鑣,幾乎弄得天下皆知,後又畏罪逃亡,一時間失去了蹤跡,想不到一露面,便整了個大的。
“我有個疑問,呂布佔據濮陽,是以他自己的名義佔領呢?還是以董卓的名義佔領?或是父子倆和好了,是為丁原也就是袁氏佔的濮陽。”
郭嘉搖搖頭,表示自己是謀利的謀士,並非情感專家。
“我倒是以為,他是自己佔的,說不得,還得了某人幫助。”劉擎猜測的某人,自然就是陳宮了,呂布能在東郡立足,沒有本地熟人,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劉擎能想到的,也只有陳宮了,當然,他現在還是猜測階段。
若是劉擎能親眼所見,估計會給呂布陳宮送上一句:你倆孽緣匪淺,請原地結婚。
“主公是以為,徐榮與袁紹對峙,呂布乃是獨立在外的?故而三者形成了微妙的平衡,皆不敢妄動?”
“我猜如是!”劉擎說著撕開了另一封。
劉擎一愣,上方赫然寫著:餘醉坊來了一位江南來的頭牌。
“奉孝,這是給你的,以後不要用公差送私信。”
劉擎將信甩給郭嘉,又拆了一封。
上書:南陽太守羊續赴汝陽任太尉,袁術任南陽太守。
“呵,老袁真是用心良苦,叫袁術去南陽討董,討著討著,將南陽討下來了。”
郭嘉接過信件一閱,道:“主公,南陽可是荊州大郡,人口二百多萬,幾近荊州三成,此事,恐怕劉表不答應吧!袁氏此舉,無異於和劉表撕破臉皮,看來,袁氏已無心討董,而是轉而壯大自身了。”
不討董了?這可是大事!
劉擎連忙問:“何意?”
“兗州,劉岱殺橋冒,黃巾殺劉岱,而袁紹為兗州牧,荊州,南陽太守升任太尉,一來可拉攏羊氏,二來,百萬之民歸於袁術,加上袁氏錢糧,足以與劉表抗衡,兗州荊州同時動手,討董之事,便要擱置了。”
這如何能成,袁隗這是要提前將天下拖入大亂的節奏,各州混戰的局面一單形成,對漢室皇權無遺又是一次削弱,此消彼長,有心之人的野心,也會更加快速的膨脹。
這事就是一把雙刃劍,膨脹使人滅亡,但膨脹會讓中原大地陷入混戰,若再加上天災,饑荒,劉擎最不願意見到的場面,便會出現。
“奉孝,想想法子,如何讓袁氏與董卓重新回到對峙乃至對戰的局面。”劉擎道。
郭嘉緊鎖眉頭,“兗州之局,尚好處置,然荊州……主公恐怕鞭長莫及。”
“若二者不相角逐,大漢雙皇將常態化存在,時日一久,皇帝權威將蕩然無存,此乃社稷之柱,斷不能崩塌!”
劉擎腦子快速想著,二者還有沒有別的利益衝突,但能想到的,皆是雞毛蒜皮。
袁隗這個老狐狸,或許壓根就不想滅了董卓,因為兩個皇帝存在,皇帝權威會直接減半,再經年累月,直至淪為傀儡。
傀儡,與權柄,還是截然不同的,桓靈二帝之前,外戚宦官幾乎輪流坐莊,掌控朝政,這時候的漢帝,便是他人搶奪的權柄,但傀儡,只是一個一文不值的玩物。
袁氏已然對兗州荊州動手,而青州黃巾受其控制,青州,徐州,乃至於揚州,皆會相繼陷入混亂,最終為袁氏多掌控,若到了那時候,袁氏龐然大物,綜合實力將大大超過跨有冀並二州的自己。
“袁隗志在削弱漢室皇權,此乃陽謀,此事頗難成。”郭嘉嘆息一聲道。
“有何難的,老袁狗不打董卓,那叫董卓去打他,不就成了!”一旁看聽兩人說了半天的典韋悠悠開口。
劉擎與郭嘉對視一眼,再雙雙望向典韋。
叫董卓去討袁!簡直是天才的想法。
因為先入為主的觀念作祟,劉擎與郭嘉都有點既定思維,竟然沒想著反過來想一想。
讓董卓去討袁,相比而言,簡單許多。
甚至一封信,就能解決,只需將皇權削弱的隱患告知董卓,相信大漢忠臣董太尉,不,董大將軍一定不會容許袁氏分裂皇權的。
“典韋,你可真是個大聰明!”劉擎笑道。
“嘿嘿,我就隨便一說。”
典韋憨憨一笑,“謙虛”了一下。
嗯,你隨便一說比我倆深思熟慮都來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