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常山通往雁門的山道上,劉擎一行已入太原郡。
此行並非前來太原郡,只是路過。
荀彧與典韋兩人一左一右,行在劉擎兩側,這一路上,劉擎正好有不少問題請教荀彧。
比如太原郡有哪些名門望族?
比如他與戲志才是否有通訊?
比如潁川可有士族子弟願意投效與他?
說起這些,是荀彧強項,郭嘉拍馬難追,他連各大家有哪些出色的人才都知道。
比如太原王氏,除了王允為世人所知,還有年輕一輩的王凌王彥雲,亦聲名在外,舉茂才出仕是遲早的事,和王允也是叔侄關係。
再比如太原郭氏,郭縕如今病已好了大半,他已經奏請朝廷復職。
說道這,劉擎還問了一句:“他若復職,我該去哪呢?”
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郭縕斷無可能再封雁門太守,就算劉擎願意讓賢,郭縕也不會要,因為郭縕還欠劉擎半條命呢。
當初劉擎初到雁門,可是給郭縕獻了藥的。
“主公,郭縕頗有才能,而郭氏在太原郡勢力不小,主公若對太原郡有心,太原王氏必為最大阻力,而郭氏,則可成為拉攏物件。”身在太原,荀彧突然彈起了太原之事。
聽他的語氣,顯然已經有外擴的意思了,在常山數日,他與郭嘉與沮授田豐都交流過不少,最先佈局的就是郭嘉。
他們也清楚,身為主公軍師,郭嘉的想法,基本就是劉擎的想法。
只是主公礙於面子,有些話不方便說,有些事不方便做,比如這一次是冀州之事。
對於天下大勢,郭嘉與荀彧比誰都清楚,沮授田豐也不是糊塗的人。
立牧已成定局,割據必不久矣!
而幷州,董卓已為幷州牧,是名義上的長官,而劉擎已經擁有幷州兩郡之地,而且雲中郡,定襄郡,隨手可收入囊中,西河郡大部,因為張郃佔據離石,大半皆為手中,如此看,幷州北部幾乎已經完成佈局。
豈能拱手讓給董卓?
劉擎想了想,回道:“我於董卓有恩,不知其會如何待我。”
對於董卓的態度,劉擎心中還得打個問號,這要取決於董卓的野心成長到哪一步了。
“回雁門後,我便設計取雲中郡與定襄郡,奉孝已留計給我,主公可稍作準備,然後去太原郡走走,先拜訪郭氏,爭取其支援,再拜訪董卓,然後是王氏,其餘家族,倒不必一一前往,此些家族,皆以兩族馬首是瞻。”
“我如今身在太原,為何不直接前去郭氏?陽曲距此不過數十里。”
“嗬嗬~”荀彧一笑,賣了個關子,“時機尚未成熟!”
“何時成熟?”
“此些家族,皆十分保守,往往會尋大樹庇廕,主公雖名聲在外,且手握實權,然離擎天大樹,卻遠了些。”荀彧道。
劉擎聽懂了,荀彧口中的那些大樹,便是如汝南袁氏,弘農楊氏,潁川荀氏一般的存在。
“治世之時,人人皆向投靠大樹餘蔭,而一旦亂世開啟,那便是拳頭說話,那時候的主公,才能成為別人的選擇。”荀彧耐人尋味的說道。
劉擎懂了,到那時候,自己才能成為郭氏的選擇,並不是人人都是郭嘉荀彧一般,會抓潛力股的。
而荀彧所說的時機,正是冀州之變,劉宏遇襲,必然天下皆驚,不少蠢蠢欲動之勢力,必然有所動作,鋌而走險之輩,亦不會再忍耐。
“劉宏遇襲,雒陽必定狂風驟雨,各大勢力無暇顧及各地,幷州邊陲,更無法入朝堂之眼,此時,便是主公吞下雲中定襄之時,試探太原各大族之機。”
劉擎點點頭,覺得十分在理,郭嘉與荀彧,出謀劃策真是滴水不漏。
“若北方進展順利,即便主公與董卓交惡,亦不虛他,董卓空手赴任,奈何不得主公。”荀彧補充道。
“我倒不希望看到這一步,我磨礪董卓,可不知來斬自己的。”劉擎隨口是說了一句。
荀彧突然眼皮一跳,主公好似不小心說漏嘴了,對於他剋制培植董卓之事,荀彧是知道的,只是一直不明白,今日主公說了句“不是來斬自己的”,言外之意,那就是用來斬別人的。
這個“別人”是誰,就耐人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