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帝王尊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九章 帝王尊貴? (1 / 3)

再過一月有餘,便是荀採的生育期了。

劉擎陪伴她的歲月,也漸漸增多,讓典韋傳令之後,荀採沉默一會,接著問道:“大王,寶寶出世之後,我們在冀州生活,還是在雒陽生活?”

這個問題,將劉擎問住了。

劉擎居鄴城,是為了方便管理冀州,畢竟自己真正的封地,是在渤海國。

但劉擎從未想過自己會去渤海國生活,所以,答案可能還是雒陽吧。

“相比鄴城,雒陽可能更加宜居。”劉擎回道。

“那就是去雒陽生活,我還沒去過雒陽呢,也沒去過長安,我總想象著本朝新都和先朝舊都,是何等模樣,天子居住的地方,是不是非常壯麗和繁盛。”荀採說著,兩眼都放著好奇的光芒。

“此事簡單,日後你想去哪,本王便帶你去哪!”劉擎笑著回答,這點小小的心願,還是可以滿足的。

“真噠?”荀採驚喜道。

“當然,不過,可不是一年到頭在外混,本王也是要辦正事的嘛。”

荀採當即推了推劉擎手臂,抗議劉擎將她想得如此不懂事。

話鋒一轉,荀採又問:“大王,若我們去雒陽,兄長會跟著去嗎?”

原來是在這裡等我呢。

荀採口中的兄長,自然是就是荀彧,讓荀彧去雒陽,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荀採不是不明白,荀彧在劉擎的文治隊伍之中,絕對是第一梯隊的,甚至說是佼佼者,也不為過,同是是第一梯隊的田豐,去了雒陽,便位列三公,那他的兄長,自然也不會差。

荀氏雖名望響徹天下,但又不似汝南袁氏和弘農楊氏,他們都是四世三公五公的存在,而荀氏在入世為官方面,就差的遠了,世家之爭雖不在明面,但暗中也都是相互較勁。

荀採成長在這種環境,自然不會不明白。

“你呀,就是聰慧過頭了!”劉擎說著,指著荀採的心道:“你這有多少分寸,本王還不知道嗎?”

荀採嬌嗔一聲,回:“我人都是大王的,大王自然什麼都知道。”

劉擎笑笑,湊近了荀採耳邊,吹了兩口,再道:“文若乃是本王心腹,乃定國之臣,雒陽亂局雖平,卻不是真的安定,再說文若並未去過雒陽,朝中百官,更是一人不識,本王豈能將他置於其中?”

荀採眼睛一亮,原來大王沒有將兄長帶去雒陽,除了他要治理大王最重要的後方之外,還有這一層考慮,而且這些考慮,十分合乎情理。

兄長投效大王之時,乃是一介白身,在渤海王帳下,才有如此發揮空間,若是放到整個雒陽朝堂之上,或許真的會有掣肘之患。

而事實上,劉擎在雒陽需要一個自己的人,王允楊彪之流,只能算半個,兩人加在一起,平均八百個心眼,劉擎麾下能擔當此任的人,也只有在雒陽為官已久的田豐。

他先前在朝中任侍御史,結識不少朝中官員,而且能從雒陽全身而退,自然有不少手段,加上劉擎在雒陽要做的事,也只有他合適。

荀彧不行,沮授也不行。

雒陽,上將軍府邸的一處偏院之中,田豐正在書房之中準備書信,彙報雒陽情況。

田豐有自己的司空府,但劉擎不在雒陽,他便幫著打理上將軍府。

書房門戶大開,一名官員徑直入內。

“見過田公!”

田豐仰頭一看,是尚書令崔琰。

“崔兄無須如此稱謂,叫我元皓即可,所來何事?”

崔琰道:“因漢中之亂,蜀錦貢路已斷,我怕此事會影響那件事!”

田豐眉頭一皺,“那陛下春衣,如何處置?”

“徐州錦緞,亦是一絕,若漢中之路無法通暢,便用徐州錦緞替代。”崔琰道。

“陛下一應用度,必須用最好的,雒陽本地的牛羊,肉質不行,回頭我書信騫妃,叫他送一批草原的牛羊過來。”

“元皓,如今天下未定,百姓疾苦,陛下也不是驕奢之人,為何興師動眾,做這些事呢?”崔琰表示不解。

田豐看著崔琰,一動不動,直到看得崔琰有些發毛,才微微一笑。

但他卻未替崔琰解答疑惑,有些事,可以做,有些話,卻不能說。

有些事,主公不能做,得由他來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