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面面相覷,有些摸不著頭腦。
漠視陛下,獨霸朝綱,擅改官制,任人唯親……簡直不勝列舉。
難道這些,還不夠?
被劉擎這麼一問,群臣反倒不自信起
來了。
若說劉擎真有什麼逾越,還真難以找到實證,可若說沒有,雒陽城的三歲小孩都知道劉擎進位,是遲早的事。
可當劉擎突然這麼對簿公堂,群臣又無法反駁,就算真的能反駁,他們可不蠢。
「不說話,那就是沒有咯?」劉擎笑道,聲音緩和許多,「本王和諸位一樣,都是盡忠職守的好臣子,為官者,當為民表率,引領百姓,莫要隨意聽信流言,憑空誣本王清白,此事就此作罷,若是無事,請陛下退朝。」
劉擎轉身一拱手,對劉協道。
「退……退朝。」劉協反應過來,連忙順著劉擎給的臺階下來。
「退朝——」
伴隨著陳熙一聲尖嘯,今日早朝落幕。
百官候立,劉擎一人率先離去。
劉擎離開之後,沉悶的人群突然炸開,議論之聲噪雜錯亂,不絕於耳,其中,就包括劉擎的一眾幕僚。
崔琰一本正經的捋著他的美髯,邊走邊問荀攸,「大王今日舉動,似乎……有些……難以言喻。」
崔琰支吾兩句,發現尋不到恰當的表述。
荀攸卻是知道崔琰想問什麼,一臉若有所思,回道:「主公急於撇清干係,是想效古之先賢讓受,用力過猛,只怕欲蓋彌彰。」
荀攸搖了搖頭道。
「可王允楊彪,並非主公安排啊,談何用力過猛呢?」
「這兩人早便是主公的人了,只不過不似我等常伴主公身側,而且——」荀攸湊近了崔琰,輕道:「兩人舉動,主公已提前知曉,主公若真似朝堂說的那般,早就警告王允楊彪了,何來今日朝堂這出。」
崔琰一頓,回道:「公達差矣,主公不提前制止,正可藉此在朝堂之上,表露心跡,既可堵住悠悠之口,又可澄清流言,一舉兩得,這正是主公高明之處!」
荀攸苦笑一下,也不辯解,道:「或許吧。」
崔琰人正身正心正,一心撲在實務上,幾乎每日起早貪黑,可以說是荀彧的最強副手,也正因如此,主公的很多事,他都不知道。
不似荀攸,身為司隸校尉,司職督察之責,京中百官在做什麼,基本逃不出荀攸的耳目,其中自然也包括劉擎麾下的,比如田豐暗中接戴雍入雒陽,幾乎沒人知道,但他知道。
在崔琰心中,劉擎的公心,要遠遠大於野心。
一直以來,確實如此,只不過現在……
不是說野心大於公心了,而是說,野心也足夠大了。
本就是漢室宗親,私心,也便是公心了,荀氏要選擇的,不在公私之分,而是有利於大漢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