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擎揮揮手,張郃退下。
“皇叔有心了,有後將軍在,朕可高枕無憂了,自今日起,朝中議事,皆由丞相荀彧主理,有事啟奏,尋他去,諸卿瞭然?”
“臣等了然!”
劉協一笑,看了陳熙一眼,陳熙唱道:“退朝!”
劉擎回到王府,對著眾人問道:“諸位且說說,陛下這是何意?”
荀彧面色凝重,回道:“好像是舉國託付,又好像不是。”
“你們可知,這玉璽早已遺失,他將這方空盒給本王,莫不是想釣本王的玉璽……”話音戛然而止,因為劉擎說話的同時,開啟了璽盒,裡面有一方金印,靜靜的躺著。
大型打臉現場。
郭嘉笑道:“主公,看來陛下誠意滿滿。”
這方金印,不能說是贗品,只能說是替代品,同樣出於皇室,其實玉璽真假無人在意,大家在意的,是陛下之言語。
只要在那個位置上,即便沒有玉璽,出口也是詔命。
一眾智力90+的幕僚,面面相覷,竟被一個少年的舉動,生生難住了。
賈詡道:“陛下此舉,更像是以退為進。”
“如此舉國相托,已退至極限,如何還有進的可能?”荀彧道。
“陛下微服,自然也能為民做些善事,博一些明君名聲,如此,總比困於深宮,什麼都做不了強。”賈詡說著,又點了點桌案上堆積如山的災情文書,“主公立於風口浪尖,對抗旱災成敗,尤為關鍵。”
這麼一說,劉擎倒認可幾分了。
劉協這屬於是另闢蹊徑,暗中發育,積累名聲,而將難度大的事,與災情鬥,與天斗的事,交給了自己,這麼一說,倒真算的上是以退為進。
這招數,還是當初自己教育他的時候,替他出的呢!
當初劉擎罵他不知百姓疾苦,讓他多去看看他的子民,吃的是什麼,過的怎麼樣,沒想到,流血竟然採納了。
造孽啊!
“那本王定要勝過這天災,給百姓一個交代!”
這時,賈詡輕道:“主公,也可以一勞永逸……”
“不可!”劉擎當即否決,所謂的一勞永逸,便是讓劉協消失。
“在朝堂上,陛下自己都說了,他自己能想到,但他依然這麼做,定然是有所倚仗,此招雖是險招,但本王若鋌而走險,定然是雙輸的局面。
劉擎若真要這個位置,大可回到雒陽,直接廢了他,自己簡單粗暴坐上那個位置,歷史上,確實也有多位皇帝,是這麼做的,其中還不乏千古一帝。
人夠狠,地位穩,方能成就大事。
與那些情況相比,劉擎最大的不同點,便是已經實際性的掌握實權了,變與不變,僅僅是一個頭銜而已,劉擎大可不必著急,以讓這個頭銜,來得更加名正言順,水到渠成一些。
“陛下此招,確實險招,若其死於微服途中,定有人會藉機中傷主公,將這血債,算在主公頭上,由此,主公還不得不派人好好護著他。”
劉擎想了想,讓張郃保護,是明面上,但暗中……劉擎這些年,得罪了不少人,特別豪強一派,說不定有人借題發揮,派人刺殺之類的事情,不再少數,到處都是例子,歷史上孫策就是這麼掛的。
思來想去,劉擎喚來典韋。
“典韋,你挑二百虎衛精銳,暗中跟著,以防不測!”劉擎下令。
“喏!”典韋領命而去。
“公達,陛下離開雒陽之後,嚴密監視百官,看陛下暗中,會與何人聯絡,只怕那馬日磾,僅僅是明面上的人。”
荀攸拱手回道:“喏!”
劉擎再看向荀彧,“朝堂之事,便悉數交予文若了,這段時日,本王暫居王府,荊州和益州的豪強整頓,也快接近尾聲了,當務之急,還是一同對付旱情!志才,府中事務,暫時擱置,由你全權負責抗旱事宜!”
“喏!”
荀彧和戲志才齊聲回應。
(求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