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又說到三月二十一這日。一切準備就緒,整肅軍容,賈某人自長安北門之外,辭別皇帝,誓師出征,開赴九邊!
初夏日的長安日下, 白馬銀槍黑甲的賈璉,勒馬韁繩,馬蹄南去人北望,看著繁華的長安城,以及一派平和的京城民生!
有種叫做守土開疆的責任感,在他心中, 這一刻油然而生,哪怕不否認的他是一個不甘久居人下的的野心家, 可是, 這並不妨礙他對於守土開疆職責的詮釋!
野心只是實現心中守護的,一個奮鬥目標動力罷了!正所謂:
“聖書萬卷任縱橫,常覺心源極有靈。狂笑驚散四方客,大怒偏向虎山行。不畏腥風吹血雨,豪歌一曲萬里晴,獨自遨遊何稽首?揭天掀地慰生平。”
又云:“金戈鐵馬,將軍劍,氣勢隆隆出長安;美人淚,英雄酒,長切切,心綿綿;萬里征戰,衛疆土。”
或多或少,每個男人心裡面都難免有些,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豪情縱意!
賈璉當然也是不例外的,上輩子出生豪門,卻是三代單傳, 根本沒了從軍沙場的念頭。
再加上太平盛世的, 除非能夠成為邊防特種兵,否則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也就只能是如同之前京都大營那樣的太平兵一樣!
作為兵員儲備的日常操練罷了,基本沒有上戰場的機會!沒曾想來到這麼個古代社會,前前後後的,倒也還讓自己體驗了一把率領千軍萬馬,遠赴邊關殺賊的丈夫豪情!
雖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冷兵器碰撞的肉搏戰爭,慘烈的程度,那是肉眼可見的,人頭滾滾!
可是賈璉也明白,慈不掌兵的道理,自己想要有所突破,手底下這些兵卒,難免是要拋頭顱灑熱血的,甚至有可能連他自己,也有可能受傷!
不過,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擴大戰果,就是一個合格的將領應該做出的決策和部署!
對於這些拋頭顱, 灑熱血的兵卒,該愛護的時候,也是要當做知己手足一般愛護的!
統帥軍隊,依靠的是鐵一樣的紀律,才能夠做到令行禁止。關於這方面,他之前在江南行事之時已經做過實踐!
可是平日裡相處的時候也要能夠與將士同甘共苦,拉近與他們的距離,才能夠讓他們拼死效命!
“天涯何處覓佳音,世路茫茫本無心。無情未必真豪傑,知交何須同生根?垂淚一別人千里,日後寒暖各自珍。慷慨自古英雄色,甘灑熱血寫青春。”
一個常勝之將,想要做到如臂使指的呼叫軍隊,除了令行禁止,還要給他們構築軍魂,讓他們堅定目標的知道為何而戰!
戰國名將吳起,能夠給小兵吸背上的膿瘡!所以將士們都能夠為他效死,哪怕是收買人心的手段,連士兵的母親都知道,可這又有什麼影響呢?
只要他做了,就能夠凝聚起來軍隊的氣勢,跟著這樣的將軍,每個士兵都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的奮勇殺敵,這才造就了魏武卒大戰七十二,合勝六十四的輝煌戰績!
也奠定了戰國初年,七雄之一魏國的霸業。不過吳起也難掩君王猜忌,重複了大多數百戰之將的宿命,不是馬革裹屍,血灑疆場,反而是被政治鬥爭,收拾得體無完膚,無比狼狽!
賈璉可以學習吳起的治軍手段,不過,不到萬不得已,肯定不會去給小兵吮瘡,只要能夠做到,把手下計程車兵當人看,也就夠了,不會不顧一切的用他們的人頭性命,去染紅自己的戰袍。
在邊軍將領之中,只要做到把士兵當人看,能夠顧及小兵的性命,就已經超過一大部分人了!
如今的大周九邊之地,因為嶽鍾琪的治軍嚴明,大部分的將領都很剋制!
尤其如今大戰在即,倒也不會出現“將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的荒誕場面!
畢竟如今的大周朝,正是如日中天之時,雖然暗流湧動,卻沒有讓王朝末年的氣象,邊關的軍隊還沒太過糜爛!
也就是地方的武備,在那太平之處,難免有些鬆弛。可是這也是歷朝歷代不可避免的問題。
天下承平日久,除了邊關,偶有戰事,中原腹地和京師之中,久不歷兵戈之事。
所以很多地方部隊,太平日子過久了,也就達不到這個時代,五日一練的標準!
訓練保證不了,戰鬥力難免大幅度下滑,五日一練都達不到,那就更別提說三日一練,或者是如同賈璉手下的龍象鐵甲兵那樣,一日三練了!
這種東西對於一支軍隊而言,要考慮的太多了,想要達到這種程度,士兵的營養,體質,意志力,科學的訓練方法,以及訓練過程中的醫療保障,全部都要考慮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