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色』齊備,兩府中都換了門神、聯對、掛牌,新油了桃符,煥然一新。
寧國府從大門、儀門、大廳、暖閣、內廳、內三門、內儀門、塞門,直到正堂,一路正門大開。
兩邊階下一『色』硃紅大高照,點的兩條金龍一般。次日,由賈母有封誥者,皆按品級著朝服,先坐八人大轎,帶領著眾人進宮朝賀,行禮領宴畢回來,便到寧國府暖閣下轎。
諸子弟有未隨入朝者,皆在寧府門前排班伺候,然後引入宗祠。
且說黛玉,自從入府,雖也不是第一次仔細的見識這種場面了,可還是忍不住,一面細細留神打量這宗祠。
又因為今日是除夕大祭祀,又和那日臘八的,有些不一樣,場面要更奢華一些!
那日她不過是遠遠的看了一下,就回避到了自己的院子裡去了。
今日賈璉倒是特別帶著林妹妹來觀禮的,所以才有了這麼一回事兒。
原來寧府西邊另一個院子,黑油柵欄內五間大門,上懸一塊匾,寫著是“賈氏宗祠”四個大字,傍書“衍聖公孔繼宗書”。
兩邊有一副長聯,寫道是:“肝腦塗地,兆姓賴保育之恩。功名貫天,百代仰烝嘗之盛。”亦衍聖公所書。
進入院中,白石甬路,兩邊皆是蒼松翠柏;月臺上設著青綠古銅鼎彝等器。
抱廈前上面懸一九龍金匾,寫道是:“星輝輔弼”,乃先皇御筆。兩邊一副對聯,寫道是:
“勳業有光昭日月。功名無間及兒孫。”
亦是御筆。五間正殿前懸一鬧龍填青匾,寫道是:“慎終追遠”。傍邊一副對聯,寫道是:
“已後兒孫承福德。至今黎庶念榮寧。”
俱是御筆。裡邊香燭輝煌,錦帳繡幙,雖列著神主,卻看不真切。
只見賈府諸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賈敬主祭,賈赦陪祭,賈璉獻爵,賈蓉,賈琮獻帛,寶玉,賈環捧香,賈芸,賈菖,賈菱展拜毯,守焚池。
沒錯,這一次把修道的賈敬大老爺都給請來了,這也是他一年唯一肯出面露頭的一次,平日裡,哪怕是自己的生日,也不肯外人去打擾了他的清淨!
青衣樂奏,三獻爵,拜興畢,焚帛奠酒。禮畢,樂止,退出。
眾人圍隨著賈母至正堂上影前,錦幔高掛,彩屏張護,香燭輝煌。
上面正居中,懸著寧榮二祖遺像,皆是披龍腰玉;兩邊還有幾軸列祖遺影。
賈荇賈芷等從內儀門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檻外方是賈敬賈赦。
檻內是各女眷;眾家人小廝皆在儀門之外。每一道菜至,傳至儀門,賈荇賈芷等便接了,按次傳至階上賈敬手中。
賈蓉系長房長孫,獨他隨女眷在檻內。每賈敬捧菜至,傳與賈蓉,賈蓉便傳與秦可卿,又傳與鳳姐尤氏諸人。
直傳至供桌前,方傳與王夫人,王夫人傳與賈母,賈母方捧放在桌上。
邢夫人在供桌之西,東向立,同賈母供放。直至將菜飯湯點酒茶傳完,賈蓉方退出下階,歸入賈芸階位之首。
當時凡從“文”傍之名者,賈敬為首;下則從“玉”者,賈璉為首,本來是賈珍,可惜他死了,所以現在玉字輩賈璉就做了首席;再下從“草頭”者,賈蓉為首。
左昭右穆,男東女西。俟賈母拈香下拜,眾人方一齊跪下,將五間大廳,三間抱廈,內外廊簷,階上階下兩丹墀內,花團錦簇,塞的無一隙空地。
鴉雀無聞,只聽鏗鏘叮(左口右當,金鈴玉佩微微搖曳之聲,並起跪靴履颯沓之響。
一時禮畢,賈敬賈赦等便忙退出至榮府,專候與賈母行禮。尤氏上房內早已襲地鋪滿紅氈,當地放著象鼻三足鰍沿流金琺瑯大火盆。
正面炕上鋪新猩紅氈,設著大紅彩繡雲龍捧壽的靠背引枕外,另有黑狐皮的袱子搭在上面,大白狐皮坐褥,請賈母上去坐了。
兩邊又鋪皮褥,讓賈母一輩的兩三個妯娌坐了。這邊橫頭排『插』之後小炕上也鋪了皮褥,讓邢夫人等坐了。
地下兩面相對十二張雕漆椅上,都是一『色』灰鼠椅搭小褥,每一張椅下一個大銅腳爐,讓黛玉等姊妹坐了。
尤氏用茶盤親捧茶與賈母,秦可卿捧與眾老祖母;然後尤氏又捧與邢夫人等,蓉妻又捧與眾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