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海這幾年的發展的確有些緩慢,這從資料上就能看得出來,完全沒有全國金融之都的風采。
林芳怡嘆了口氣:“唉,你說得倒也沒錯,我們大學老師也說,盛海這兩年有些掉隊,跟深市相比有點慢,不過盛海的底蘊畢竟深厚,只要發力,就能起飛,關鍵就是找到一個發力點,盛海證券交易所不是已經開張了嗎?我相信很快就好了。”
做為大學生,林芳怡對國家的發展很關注,如今盛海的證券交易所成立,還是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她相信對盛海的經濟還是有巨大幫助的。
林雲卻笑著搖搖頭。“大姐,金融是什麼?金融不過是工具而已,是實體經濟的具現,單純討論金融市場的好壞沒有用,催動經濟發展的是實體經濟,盛海要想重現第一經濟大市的風采,靠一家證券交易所可沒用,關鍵還是看如何吸引外資,如何引入新的實體經濟這才是關鍵。”
林芳怡一愣,看著林雲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
“這話說得很大呀!那我問你,盛海如何才能騰飛?”
林學勤瞪了自己女兒一眼:“方怡,這種問題是國家考慮的事情,林雲能知道嗎?”
林雲微微一笑道:“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四個字,浦東開發呀!”
浦東開發是盛海,乃至全國在改革開放歷史上發生的一件大事,由此也奠定了盛海未來四十多年裡國際大都市的地位。
其實浦東開發在九零年已經開始,但真正發力還是要等到九二年老人家南方講話之後,至於說現在,還在搞前期的一些準備。
“浦東開發?”
林芳怡拍了拍林雲的腦袋說道:“你這個小傢伙還知道浦東開發呢?行呀!這件事也只有很少人知道,我還是透過學校老師才知道這件事,對了,你怎麼知道的?”
我怎麼知道?我是在十幾年後知道的!
林雲當然不能這麼說,就編了個瞎話。“看報紙呀!國家大事報紙上都有,就是你不關注罷了。”
林芳怡不甘示弱道:“哎呀!你還天天看報紙?不簡單呀,看來我小瞧你了,那你再說說,浦東開發為什麼能讓盛海崛起?”
“嘿嘿,這個很簡單,浦東是長江入海口,區域優勢非常明顯,而且是一個深水良港,百萬噸的貨船也能透過,這是天然優勢。
另外浦東開發勢必會增強全世界對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信心,面對我們國家十一億人口的龐大市場,沒有哪個國家會拒絕,牽一髮動全身,不僅僅是盛海,這步棋對我們國家都至關重要,是一招利在千秋的大棋局。
我相信在十年後,浦東的優勢就會顯現出來,這裡將成為我們國家第一個金融貿易區,第一個保稅區和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如此便利的條件,我們的金龍食品有限公司都想到這裡建廠了…………!”
林芳怡聽的入了迷,她沒想到這個不起眼的堂弟竟然能對浦東有如此深刻的認知,怕是報紙上的官方通告都沒他說得好,可當聽了林雲最後一句話。“噗嗤”,沒忍住就笑了出來,前面說得都很好,最後太臭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