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眨眼的功夫,顧琬便帶著紫葉幾個,將菜擺上了桌。一共九菜一湯,取“十全十美”之意。
天光帝一落座,便發現今個兒的滿月酒竟然是全魚宴。轉念想到這泰安縣轄區都在海島上,便很快釋然,笑道:“長樂你這是想請老頭子我吃全魚吶。”
“沒法子,泰安這邊可不就是魚兒多嘛。”顧琬指著天光帝跟前的那道菜,介紹道,“這是花開富貴牡丹魚片,取自大青魚肚腹下的魚肉,取了魚刺後片成魚片,拍上粉油炸定型。您嚐嚐。”
顧方氏跟程仕遠雖說得了恩典,也在一旁陪著一道用膳。問題天光帝不動筷子,誰敢動筷子。即便天光帝品嚐了,只怕也是小心翼翼的,甚是拘束,尤其是顧方氏,坐如針氈。
這一次,天光帝喬裝成尋常老人家,提前來到泰安縣衙門,美其名曰討一杯滿月酒。實則,身邊隨行的真心不少,比如貼身伺候了二十多年的總管大太監於得水。此前多次傳聖旨的老熟人高公公,就是這位大太監的小徒弟。
顯然,這師徒二人這一次也被天光帝帶在身邊。
方才,天光帝跟程仕遠在正廳那邊閒聊,於得水得了天光帝吩咐,暫且候在了屋子外頭。準備午膳的顧琬借了老熟人高公公的方便,將於得水請到了一旁的稍間。
美其名曰,喝杯茶暫且休息片刻。
而這休息片刻的功夫,顧琬便從於得水那邊打聽到了不少東西,主要就是天光帝的口味與喜好。
作為貼身伺候天光帝二十多年的親信大太監,於得水自然不會輕易洩露了主子的喜好。可架不住顧琬說的也在理,萬一皇帝佬兒不喜歡吃某些食物,亦或者某些食物比如雞蛋香菜之類的會過敏,豈不是要闖禍。
再者說,這次的滿月酒,原本顧琬壓根沒打算親自下廚,但菜色都是提前決定了的,那就是全魚宴。
河內的魚蝦蟹還好一些,這海里的魚好多都是發物。尤其那些新鮮的海鮮,若是體內尿酸高的,吃完後只怕一轉身那通風一準發作。
這上了年紀的人,誰知道有沒三高這樣的毛病。
旁人也就罷了,天光帝但凡有個頭疼腦熱不舒服,輕則程仕遠丟了頭上的烏紗帽,重則全家下獄,直接拖到菜市口咔擦了。
這伴君如伴虎,天子一怒屍橫遍野真不是說著玩的。
好在顧琬這邊跟高公公關係還不錯,於公於私於得水也不敢讓天光帝出任何紕漏,於是便簡單地提了兩句。
聰明如顧琬,立馬改了全魚宴上大部分的菜,像清蒸大螃蟹這樣吃起來費勁不雅觀的菜,第一時間就撤了下去。又新增了幾道應該合天光帝口味的菜,比如顧琬率先推薦的那道“花開富貴牡丹魚片”。
要說全魚宴裡,最費時的應該就是放在最中間的“冬瓜盅”了。整個冬瓜外頭,被顧琬甚是仔細地雕刻上了鯉魚跳龍門這樣喜慶的圖樣,至於冬瓜盅裡更是八仙過海。
冬瓜盅裡,唯一的調味料,那便是鹽。之所以喝了後只覺著鮮掉了舌頭,便是各種食材本身的鮮味,經過細火慢燉都濃縮到了湯水裡。
而冬瓜的內瓤肉,又吸收了其中的腥味與油膩,讓湯水清澈的同時,更多了一絲淡淡的甘甜。
天光帝光是這盅冬瓜盅,就一口氣喝了三碗湯,更別說其他菜了。
幸好在大啟這邊,可沒有“食不過三”的規矩,要不然天啟帝這回多半沒吃飽。畢竟只是九菜一湯,小小六品知縣家的尋常家宴而已。
至於水酒,顧琬就更不敢給天光帝上那超過三十度的酒了,選的是新釀沒多久的米酒,用那胭脂米。最多也就是五六度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