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大舅舅從自家後院的豬圈裡,抓了只一個多月大的小豬仔,瞧著那激烈掙扎的模樣,的確很有活力。
“大舅舅,要不……換一隻吧。”顧琬瞧著小豬仔,有些於心不忍。
“不用!”大舅舅在另外兩個舅舅的配合下,很快將小豬仔五花大綁捆在長條凳上,隨後手起刀落,在一聲異常悽慘的叫喚聲中,完成了“手術”。
之後便是撒上止血粉,簡單的包紮一下,再將小豬仔單獨關在一個圈裡準備觀察幾天。
第二天,小豬仔非常不幸地出現傷口感染的情況。等到了下午,一大家子團聚在一起吃哺食時,各桌都多了一盤烤乳豬肉。
甚是美味。
之後連著好多天,後院幾乎天天傳出異常悽慘的叫喚聲,讓恰巧路過的人聽著無比瘮得慌。
只是這烤乳豬再是美味,也不能天天吃。
於是,距離方家肉攤不遠的地方,支起了一個小攤位,一張四方桌上擺著一隻油光鋥亮透著誘人烤肉香的烤乳豬。一旁的炭盆上,架著個圓形鐵餅鐺,薄如蟬翼的薄餅幾乎眨眼的功夫便製作了出來。
取過一張帶著麥香的薄餅,抹上薄薄的一層特製肉醬,再加上些大蔥絲黃瓜絲蘿蔔絲,以及一小塊乳豬肉,裹成小卷兒,怎一個美味了得。
要命的是,這烤乳豬本就不大,每天還限量供應一隻。就在周邊有人眼熱,偷偷學著方家也開始賣烤乳豬時,方家的烤乳豬攤換成了滷味鍋,裡頭熬煮著提前處理好的豬耳朵豬雜等物,老遠就聞到了那股子誘人的滷肉味,著實饞人。
等街上同樣賣滷味的攤販多了,滷味鍋旁又多了口酸辣湯鍋。又酸又辣的口感,一碗下去那滋味酸爽得保證你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等到喝完了出了一身汗,這人頓時能輕鬆不少,頭頂的烈日似乎也沒那麼刺眼了……
方家的這一波操作,成功讓臨仙縣城這一片的生豬小豬仔比上個月貴了起碼三成。至於肉攤上,原本賣不上價的豬雜等物,也成了緊俏貨。每天若出門晚些,基本被搶光了。
但對於方家而言,那是不得已為之。
畢竟小豬仔也不便宜,製成烤乳豬隻為了回本。至於滷味鍋跟酸辣湯,怪只怪天太熱了,哪怕有地窖跟冰塊,豬肉也不耐放。無奈之下麼只好加工成熟食。
要說顧琬跟顧方氏在方家住了好些天,最意外的還是竟然額外賺了不少銀錢。那銀錢,便是賣幾個吃食方子得來了。
原本顧琬壓根就沒想過要收錢,架不住方家老爺子跟老太太主動提這事兒,甚至讓六個舅舅跟表哥們自己選。若想學,就一種方子一家出十兩。
要說這價錢,不便宜,但真不能算貴。
烤乳豬的關鍵便是熟練掌控火候,秘製的醬料才是靈魂所在。回頭學會了烤乳豬,其他燒烤也是一通百通。
滷肉方子麼,跟烤乳豬道理差不多,回頭還能滷其他吃食,只要別一鍋亂燉壞了味道,滷汁還能一代傳一代。有些百年老店,吹噓自家滷料用了幾十年。其實只要儲存得當,時時新增新的佐料,是真有可能。年代久遠的滷汁原湯,價值千金。
至於那酸辣湯,等天氣冷了,只怕更受歡迎,而且只要稍稍調整一下配料比例,還能變成串串燒。
要說方家人,腦子都不算笨,尤其經過老爺子的點撥後,都各自回屋商議去了。等到了第二天,便紛紛給出了商議結果。
果然想學酸辣湯的最多,滷味的有四個,烤乳豬就三舅舅家的五表哥一個。
這般結果顧琬並不奇怪,畢竟她的十九個表哥,現在都成家立業了,也各自有賺錢的營生。之所以還是願意出十兩銀錢買她的配方,估摸著還是因為骨子裡自帶寵妹標識,現在有個合理藉口能名正言順地貼補她這個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