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顧琬便覺著,之前在鎮上撞破顧二哥陽奉陰違糊弄這事兒,在顧方氏這邊,應該沒那麼容易揭過去。
現在瞧著,還真讓她給猜中了。
但這事兒又怪得了誰?!但凡顧二哥能趕在初三前回村寨,就不會錯過。
當然,顧琬也壓根沒想過要多事幫顧二哥,至於那個總用哀怨嫉恨目光瞧她的顧馮氏,更是懶得搭理。
牛車緩緩朝著縣城的方向前行,因為臨時加了個用竹篾跟粗麻搭建成的車篷子,這一路一點也沒覺著頭頂的烈日曬人,更沒怎麼被路上飛揚起的黃沙吹全身,灰頭土臉跟個元宵似的。
只是因為超載,這次臨近傍晚時才趕到清水縣城。
付清了入城的銅錢,顧三哥因為知道爹孃在縣城這邊偷偷置辦了宅院,便直接將牛車趕進臨鏡巷,又前行片刻後,在一處黑瓦白牆的紅色大宅門前停了下來。
“哎,可算是到了。這大半天坐的,可把老孃的腰板兒給累的。”下了牛車的顧方氏抬眼瞧了瞧天色,感嘆道,“得虧帶了些被褥子跟吃食過來。”
“阿孃,回頭要不再買頭騾子吧,能比牛車快些。”顧琬心疼自家大黃牛,便小聲地提議道。
“這事兒回頭再說。”顧方氏並沒有反對,示意所有人趕緊下牛車。
“娘,這,這裡是……”有幸一道跟著來縣城的顧徐氏瞪大了眼,一臉震驚。
事實上,除了顧秀才跟顧方氏兩口子,當然還有顧三哥跟顧琬兄妹倆,其他人都是滿臉的詫異與震驚。
這也不難理解,光看大門便知這宅院便宜不了,事實上若非運氣,顧琬也撿不了漏。
而顧家,雖說有兩個秀才,畢竟還要供在白麗書院讀書的顧三哥繼續考科舉,日子其實並不比大灣河村其他村民寬裕多少。也就是顧琬運氣太好,又是雞靈寶又是珍珠,可算讓顧方氏手頭沒那麼緊巴巴的。
“行了,還不趕緊進去,有啥事明個兒再說。”顧方氏才懶得跟顧徐氏多言語,直接抬腳上了石階,開啟了上鎖的大門。
顧琬幾個則七手八腳的,幫著拆了門檻,顧三哥費了不少氣力,才將牛車趕進宅院。
進院子後,饒是已經來一趟的顧三哥,也忍不住在心裡感嘆,這宅院可真漂亮,還是他家五寶有福氣,能買下這大宅院。
因著顧秀才跟顧三哥這次回大灣河村前,提早買了些米麵以及調味料,柴房的柴火也堆得滿滿的。
回過神來的顧徐氏,帶著顧大丫跟顧三丫,進院子後直奔廚房。簡單地洗刷了一下廚具後,便張羅起飯菜。顧琬跟顧三妮本想幫忙,卻被趕了出來。
“三妮姐姐,這幾天要委屈你跟我擠了。”顧琬也不在意,拿上自己的被褥,拉著顧三妮去了後院。
顧三妮還是頭一回進如此精緻的大宅院,哪裡會覺著委屈。就這麼跟在後面,東張西望,哪兒哪兒都覺著漂亮。
尤其見到顧琬那閨房,佈置得比在村寨時還要精緻,要說不羨慕那是騙人的。至於嫉妒,卻是沒有。因為顧三妮從小就知道,各有各的福分。
就拿她爹來說,當年被她阿奶逼著去了邊疆服兵役,雖說少了一截胳膊到底活著回來了。之後,不僅順利分了家,也不用再每年服朝廷徭役。
或許這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吧。
知足才能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