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和他婆姨聽說豆花回來了,領著喜歡也來到碾道里。兩位老人看到豆花,也是淚眼婆娑。只有小喜歡一個人,呆呆地站在一旁,茫然地看著眼前的這一幕,他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在他幼小的心靈裡,“娘”這個稱呼,完全是個陌生的字眼。
剛開始呀呀學語的時候,他第一個叫的就是“娘”,可他叫了多少次娘,總也見不到孃的影子,從那以後,“娘”這個概念,就從他的頭腦裡消失了,“奶奶、爺爺”才是他生活中最重要、最親近的人。
婆婆把小喜歡拉到豆花面前,說:“喜歡,這真是你娘,我娃是有孃的娃。”
小喜歡瞪著驚恐的眼睛,他不願意面對新的生活,他覺得自己沒娘就挺好的,有奶奶和爺爺寵著他,慣著他,他也沒覺得甚麼不好。
豆花伸手去拉小喜歡髒乎乎的小手,小喜歡被火燙到了一般,快速地把手縮了回去,藏到了奶奶的身後,探出頭來,偷偷地打量著這個叫“娘”的陌生女人,彷彿她是一個專門吃娃娃的怪物,就像奶奶故事裡講的那個老妖婆一樣,打扮的花枝招展,披著長頭髮,卻是一臉的陰險與狡詐,專門來偷吃小娃娃的妖精。
豆花一下子猛撲過去,抱緊了小喜歡,號啕大哭起來,“喜歡啊,是娘對不住你,我的兒啊!”
豆花這次回來,和呂老爺只告了三天的假。這三天假,還是宋管家在老爺面前說了好話,才批准她的。
這三天,她把全部的時間都給了小喜歡,小喜歡由排斥她,到對她的認可,只用了一個晚上,到了第二天,就粘在她的身上,一刻也不想離開。
豆花也儘量陪在兒子的身邊,想給兒子足夠的愛。可是短短的三天時間,怎麼能夠彌補起她兩年時間缺失了的母愛呢?
三天時間一晃就到了,豆花再不忍心,也得再次離開家,離開兒子了。
她得再回呂府,那裡是她的戰場!
歸期到了,按說她最遲也得趕下午離家,趕天黑之前就能回到呂府。
可是,那一天,小喜歡彷彿意識到了甚麼,他好像意識到娘又要離他而去,一整天都寸步不離,粘在他孃的身邊,讓豆花無法脫身。
豆花也是一萬個捨不得離開。想想兒子也快三歲了,可她和他相處的日子非常有限。她有時候免不了要埋怨,埋怨自己,埋怨大棒,埋怨貨郎哥,是他們讓自己不能守在兒子的身邊。
可是,誰也埋怨不得,要埋怨就得埋怨小鬼子的侵略,把老百姓帶進了水深火熱之中。埋怨這個社會的不公,埋怨反動的統治階級,置百姓甘苦於不顧。埋怨這個舊的制度。而要想改變這所有的一切,唯有鬥爭。要鬥爭,就得有戰士!要鬥爭,就得有犧牲!
豆花走到哪裡,小喜歡跟到哪裡。直到天都黑透了,小喜歡實在是困的眼睛睜不開了,他拉著他孃的胳膊,才沉沉地睡過去了,豆花這才狠心掙脫了他的小手。無論如何,再遲再黑,她今天必須得趕回呂府,她的使命在呂府,那裡還有任務在等著她去完成。
豆花親一口小喜歡的臉蛋,走出碾道里的那一刻,她的心裡如萬箭穿心,小喜歡醒來之後,見不到娘,指不定要有多傷心呢。
豆花不想去想這麼多了,她不敢再想下去了,她怕自己做孃的柔弱心腸,動搖了她堅定的革命信心!
婆婆心疼豆花,讓老九送她一程。豆花拍了拍腰裡的槍,說:“放心我吧,娘。我爹年紀大了,你倆照顧好喜歡就行了。”
獨身一人,踏進了茫茫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