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臨下轄,永寧縣衙。
公堂一角,魏謹踱步走了出來。
見狀,那四個一直提心吊膽的捕快,連忙圍了上去。
“頭兒,怎麼樣了?”率先開口的,是四人當中較為年長的張進。
魏謹一邊走向縣衙大門,一邊吩咐道:“你們的事,我已經跟大老爺談過了。
“他不會再追究你們的責任了。
“另外,一會大老爺會出來問話。
“你們只管將徐仁做過的醜事,一五一十地說出來。
“不出意外的話,大老爺會撤了徐仁的官銜。
“然後,由你們幾人當中的一個,擔任捕頭的職位。”
話完,站在縣衙門口,魏謹又回頭補充道:“對了。
“如果大老爺沒有這麼做的話,你們也不必害怕徐仁報復,再來找我便是。
“還有,記住,下次有事,來一個人通知我就行了。
“也別忘了換上常服。”
聽完,張進幾人興奮地對視了幾眼,喜出望外道:“明白了,頭兒。”
被徐仁欺壓多時的他們,自然希望看到前者被趕出縣衙。
“行了,我走了。”
縱身上馬,魏謹慢行而去。
之前在書房裡,他和於允聊了很多。
也算是了結了原主的一樁心願吧。
而當於允問起魏謹是怎麼出來的時候,魏謹回答的是,他被趙申看中,拜入了寧王府。
由此,正好順理成章地丟擲橄欖枝。
他讓於允如果願意的話,或者被逼無奈的時候,可以投效季成。
至於徐仁的事情,是魏謹來到縣衙之際,臨時起意的。
要是徐仁沒有出來耀武揚威一番,魏謹還真的忘了此人。
說不定,他也就可以保住自己的位子了。
只能說應了那句老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而魏謹這麼做的理由,是想要擴大自己的勢力。
如果能讓張進他們之中的一個,坐上捕頭的位置,那麼魏謹便有了更多的人手。
畢竟捕頭一職,是可以號令縣衙之內全部差役的。
這裡的差役,包括在編的衙役,與編外的白役。
到時候,魏謹再想做什麼,就方便多了。
而且,魏謹也跟於允說明了,上次緝拿盜匪,是季成的意思。
之後,可能還會有需要張進幾人的地方,希望到時候他可以給予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