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魏謹與趙申交談了差不多有兩三個時辰。
總的來說,對於魏謹,趙申還是比較待見的。
不僅知無不言,而且很有耐心。
魏謹詢問的諸多問題,趙申都一一給出瞭解答。
就是不知這是季成的安排,還是他本人的意思。
從趙申口中,魏謹得知。
如今的大乾形勢,可以說是既亂,又不亂。
這倒不是什麼矛盾理論,而是不同角度的看法。
說亂,是因為眼下的宮裡,足有七位皇子參與奪嫡。
最小的八皇子,才剛剛成年。
其實也不能怪他們貪婪,只能說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自幼生活在爾虞我詐、非友即敵的皇室爭鬥當中,又有幾人能明哲保身。
至於不亂,則是因為朝中的親貴重臣,還沒有開始選主擇路、站隊黨附。
箇中原因,正是由於參與奪嫡的皇子眾多,一時之間很難分出高下。
所以那些手握大權的朝廷命官,才會不約而同地袖手觀望。
反正即使他們不去站隊,那些皇子也不敢輕易得罪他們。
畢竟一旦得罪,就極有可能將他們推到對手那邊去。
因此,只要朝廷的中流砥柱還在各司其職,那麼無論幾位皇子怎麼折騰,大乾都亂不起來。
另外,這也正好解答了之前魏謹不明白的那個問題。
目前,朝廷六部當中,僅有工部侍郎,是明確表示效忠二皇子的三品以上官員。
也就是說,季成能得到位居刑部郎中的趙申輔佐,已經算是幾位皇子當中比較優秀的了。
有了趙申,季成在刑部便相當於佔據了半壁江山。
畢竟,雖然目前刑部的尚書和侍郎都不是季成的人,但凡事他們仍舊會給這位寧王殿下幾分面子,
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絕不會故意阻撓。
聊完形勢,趙申又舉一反三,給魏謹講解起了幾位皇子的具體情況。
七位參與奪嫡的皇子當中,二皇子因為最為年長,又是宮裡皇后的養子,所以現在勢力最強。
只可惜,皇后早年喪子,沉寂了許久。
失去慶安帝寵幸的她,縱有皇后的尊位,勢力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好在二皇子能幹,甚合慶安帝心意,皇后這才有了起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