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獻帝之死”在有心人推波助瀾之下在極短的時間內遍傳天下,訊息傳到離官渡百里之外的袁紹耳中時,袁紹蒙了“曹操瘋了?”
郭圖很是時機的進言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曹操此舉已是天下公敵,主公乘勢釋出討曹檄文,屆時諸侯會盟,主公已盟主之威為漢室處奸,退可成春秋霸主,進可為斷龍之國行那堯舜之舉!”
“哈哈哈!公則之言甚合吾心,就命你草擬討曹檄文。”
“多謝主公!不知這會盟地點定於何處為好?”
“這…”
“許昌!主公為諸侯掃平進軍許昌的障礙,自可威壓天下!”
一直以來無論是跟田豐一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議,還是看出袁氏兄弟有內亂的可能勸諫袁紹不要讓三子一甥分領諸州等等種種改變袁氏命運的建議都被袁紹一一否決的袁紹破天荒的採納了沮授的建議。
“好,會盟地點就定在許昌!”
沮授愣住了,他有那麼一瞬間懷疑了自己的耳朵:從來不採納自己意見的袁紹居然同意了?
但很快他就反映了過來,心裡苦笑道:“他不是看出了我的建議好,而是覺得這樣更能凸顯他的武功。好在只要諸侯都起兵伐曹,主公不用與曹操正面決戰,好大喜功點也能贏!”
討曹檄文釋出,天下再動。
徐州牧陶商立即響應,盡起徐揚兩州十五萬精銳,直撲袞州。
江東猛虎孫堅收到曹操害死獻帝的訊息時仰天長嘯,發誓要食曹操肉,寢曹操皮,毫不猶豫的響應討曹檄文,起兵三萬走水路直撲袞州。
劉表收到訊息,喜不自甚,皇室直系血親已經死絕,皇位只能從旁系選出,若是能為獻帝報仇他有足夠的理由更進一步,出兵十萬響應袁紹的檄文。
馬騰出兵三萬,而這三萬都是精銳騎兵。
宛城張繡出兵兩萬。
就連隨著公孫瓚覆滅不知道躲哪裡去的劉關張三兄弟,也糾集起了三千兵馬奔向袞州。
每人覺得曹操能挺過這一關,就連曹操自己也不例外。
“承蒙諸君看重效力於我曹操,不想天命難測,如今天下百萬大軍共擊我曹操,敗亡只在旦夕之間,諸位均是世間難得的大才,各奔前程去吧!”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臨危而逃,君子所不齒也,我們願與主公共存亡。”
壓力並沒有瓦解袞州君臣的戰鬥意志,反而更讓他們團結起來。
…………
“咚咚咚!”
“誰啊?”
“原來是州牧大人,我這就請主公出來迎接。”
“不勞煩老丈了,靖寧在哪,我自去尋找就是了。”
“主公在書房看書,這位公子是?”李膺好奇的看向了陶商身邊的小孩。
若是尋常人陶商自然不會理會,但李膺是完顏康的看門人,這麼多年都不曾變過,他還是耐心的回了句:“一個貴人,我家不方便,這次前來除了有事商議之外,還想請靖寧代為照顧。”
“原來如此,那就不打擾州牧大人了,州牧大人請!”
“不想你對個看門人都如此客氣。”沒走幾步,劉協挑起了話茬。
“他不是一般的看門人,他的主公是完顏康。”
“喔?你對他如此看重?”
“沒有他我早就亡了,更別說去擁有天下!”
“這些日子,我對你也有諸多瞭解,不想你這麼狂傲的人也會如此推崇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