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場期望市區的路有些堵。
過了機場高速之後楚文才看著前面一屁股的紅燈,有些無奈的找話題說道,“韓姐姐,你對長安這座城市怎麼想?”
對一個初入社會的女人來說,什麼話題最可以直擊靈魂?
“你喜歡這座城市嗎?”楚文才目光直視前方擁擠的車輛,悠悠的說道。
楚文才之所以展開這樣的話題是有深意的。
機會所有女性面對這樣的話題都是有內容可談的。
而這樣的問題既不會顯得你庸俗也不會顯得你傲嬌,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無論是土生土壤的本地人,還是背井離鄉的打工人,亦或者是前來觀光的過客。
都會自發的對這個話題進行感慨。
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會身份積極的跟你說本地不為人知的美食和景點。
背井離鄉的打工仔,會滿懷感嘆的告訴你以他/她的視角所感觸到的城市。
前來觀光的過客,則是根據自身的生活經歷經歷,闡述他們對這座城市或主管或客觀的看法。
但是無論對方怎麼樣回答這個問題,都可以用一個萬能公式來回答。
【肯定\否定】+【客觀的優缺點】+【固定語句】
韓冰看了眼窗外,悠悠的說的,“第一印象是有些堵,有些古樸,有些蒼老的感覺。”
面對韓冰的評定,楚文才笑了笑說道,“這幾乎是這個國家最為歷史悠久的城市了,你所熟悉的很多事情,都源自於這裡。”
“比如呢?”韓冰本身就是一個對世界有著極其好奇慾望的人,面對楚文才這樣的話語,頓時升起了興趣。
“你知道,買東西為什麼稱作買東西,而不叫做買南北嘛?”楚文才一邊慢慢悠悠的開著車一邊說道。
看著韓冰搖了搖頭表示不解的行為,楚文才繼續說道,
“有幾種不同的說的,一是《辭源》裡記載道:此義雲物產於四方,約言之曰東西,猶記四季而約言春秋。”(清代梁章矩《〈浪跡叢談〉續談》)。
看著韓冰茫然的搖了搖頭,楚文才繼續說道,“二呢,就是民間對“東西”一詞流傳較廣的解釋是清代翟灝的一則筆記,大意就是:明崇禎皇帝問輔臣周延儒為什麼只有買東西而沒有買南北?周延儒答:“南屬火,北屬水,若在黃昏做晚飯時向別人借火借水,沒有不給的;‘給’不能叫交易,因此交易貨物只能叫東西。”
楚文才頓了頓繼續說道,“但是其中最為廣泛流傳而且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則是,第三種說法。
最早的能追溯到漢朝,但是更多的意見是在唐代。解釋是:唐有“洛陽”、“長安”東、西二京,長安又有東、西二市,“東西”作為俗語可以體現出商賈或市民逛集市時東張西望的熱鬧場景。”
韓冰驚訝的看著楚文才說道,“你還知道這些?”
楚文才哈哈一笑說道,“那可不,生在這,長在這,自然會對這裡瞭解些許啊。”
“是不是長安,每個人都像你這樣啊?”韓冰好奇的問道。
楚文才想了想說道,“你還記得前幾年,抖音上有一個用方言罵家鄉,但是知道是採訪後立馬轉變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咱們大雁塔的那個男人嗎?”
似乎有印象看過這類的影片,韓冰點了點頭說道,“那他現在應該火了吧?”
楚文才搖了搖頭,吐出一句話,“去年病逝了·······”
看著韓冰一臉吃驚的樣子,楚文才接著說道,“長安古樸渾厚,金陵銳意進取,長安是十三朝古都這裡的人都相對耿直,金陵因為戰爭的緣故,失去了古樸的同時卻也獲得了新生,這兩個城市各有優缺點,可是如果讓我家鄉和金陵之間選的話,我估計最後還是會選擇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