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之前朱傳文記得帳,每一頁都分成了三欄,但鮮兒也只能勉強認出“巴”,“牛角”。
拿起旁邊的毛筆,在硯臺裡學著斂了下筆鋒,比劃了半天不知道怎麼下筆。
腦子轉的也是快,看著這時候店鋪裡沒人,跑到廚房拿了塊烤麵包用完之後焦黑的碳,找出個尖角,對照著朱傳文寫過的樣子,寫下。
“列巴,一,”
“牛角,二。”
六個字兒寫完,好像完成了一件天大的工程一樣,還擦了檫額頭的汗,拿起賬本還看了看,對自己的工作成果還挺滿意。
這下,鮮兒倒期待起了有人上門。
這意味自己又能在賬本上寫字兒了。
整天下來,鮮兒獨自做成了三筆生意,裡面還有一單俄國鐵路工人的,雖然鮮兒不知道對方說的是什麼,但她始終說著朱傳文教她的一句話,“你好,列巴50戈比。”剩下的她都想不起來了。
俄國人抱著列巴走了,也沒差【麥香記】麵包錢。
這讓鮮兒再次有了動力,覺得自己似乎真的有當掌櫃的天賦。
連帶著,對俄國人,也覺得對方長得沒那麼好笑了。
……
三江口
朱傳文、賀老四各帶著1人,兵分兩路,在元寶鎮周圍的村子趕著馬車,收著小麥。
朱開山自打和朱傳文在倉庫暢談一次之後,驚訝之餘,對兒子不遺餘力的支援了起來。
賀老四幾人的馬匹都被他徵用了,配上馬車,大批次的收購起了小麥,這價格還往上提了一成,這也是為了快速將朱家糧鋪剩餘的600多兩銀子換成小麥。
傳文娘也出動了,在水磨坊不遠處搭的棚子裡做著大鍋飯,給爺們提供伙食。
朱開山就守在了水磨坊,倉庫裡的小麥已經全部運到了水磨坊,朱開山臨時僱了四個在三江口碼頭相熟的,賣力氣的齊魯漢子,開始一刻不停的磨著麵粉。
“傳文,我們接下來去【下楊村】?”曹忠德趕著馬車,轉頭問朱傳文。
朱開山的淘金小隊加上朱春山一共6人,除了兩朱一賀,還有曹忠德、單樹信、王可仁三人。
“曹叔,【上楊村】我們一共收了13石,去了下楊村,咱這馬車裝的下嗎?”朱傳文在馬車旁邊快步走著,車上的確沒了他坐著的地方。
“我是這樣想的,你先去下楊村收糧食,就在村口,我呢,把糧食先送回磨坊,等我卸了車再來找你。”
“行,曹叔,你這主意好。”
想要齊心協力,就得把自己的利益分出去,朱傳文默默的想著這句話,心裡稱讚著自己老爹朱開山的智慧。
因為磨坊的眾人也知道了朱傳文賣出去了1萬斤麵粉的訊息,這叫一個熱情高漲。
而朱開山的兄弟們卻這樣想著:自己的大哥果然有本事,生的兒子也有本事,這才開了半個月的磨坊,這就開始盈利了。
聽見這個生意,再算了算自己的分子,他們都開始算起了建房要多少錢,娶媳婦要多少錢,也想生個大胖小子光耀門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