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士則風風火火的入了關,朱開山這邊便是將朱傳文,曹德忠叫到了一起,盤點起了今年小麥的收成的。
整個9月,朱家保險隊又是迎來的一個新的考驗,幫佃戶收糧。
這個事情並不是朱傳文提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發生,並被朱開山納入往後保險隊例行訓練中的任務。
臨近收穫的季節,保險隊頻繁的告假率引起了朱開山的注意,這朱家保險隊雖然平時訓練辛苦,但畢竟除了偶爾零星的剿匪,也屬於沒有戰事,屬於一個正常訓練的狀態,所以針對進入保險隊不同的時間的隊員,都有著等級不同的假期。
去年整整招募了近1千多名的新保險隊員,都是莊戶出身,他們雖然有著保險隊的軍餉,但都沒有忘本,早就精打細算的攢起了自己的告假,打算在農忙的時候回家幫忙。
這朱少芳保險隊接近50%的告假率一下子引起了朱開山的重視,朱家父子索性一合計,搞了一次農忙拉練,往後列入保險隊秋季訓練的正式任務,除了各自大營守著的總共800多名保險隊員,支隊長林老八、朱少芳親自帶隊,浩浩蕩蕩的下了朱家糧鋪黃澄澄的麥田和大豆秧子裡,收起了糧食。賀老四是這次秋收的總指揮,現在還沒回來呢。
這不,曹德忠剛剛匯總起各家糧鋪的收成,便向著朱家的兩個主事人前來彙報,這些糧食,該怎麼辦?
朱傳文一進門,便看到了又黑了一圈兒的曹德忠,趕忙說道:“德忠叔,辛苦了。”
“總教導,談不上,相比於這樣的辛苦,我倒是希望再來兩次。”曹德忠黝黑的臉上哈哈一笑,因為是在保險隊駐地,這稱呼還是隊內職務。
再說曹德忠的欣慰,他倒是一點兒也不覺得辛苦,也是巴不得再來兩次這樣的辛苦,如今也是成了父親的人,對這種收穫的感覺體會更深,這次糧鋪的豐收,讓他看到了點不一樣的東西,那些被他招募的三萬多戶農戶,總算是能吃上飽飯了,這一點他感觸很深,從衣不蔽體到豐衣足食,朱家投入了將近9萬個銀元,上萬頭耕牛,但農戶們也付出相應的努力,這是相輔相成的。
“德忠啊,你就不要謙虛了,這事兒你功不可沒。”朱開山此時也發了話,黝黑且笑眯眯的臉上此時證明著此刻的好心情。這次朱家糧鋪的收入可謂了是翻番了。
“爹,這次叫我來?”
“這次,是打算和你,和德忠我們好好商量一下,這筆糧,我們怎麼賣出去!”朱開山此時像極了兔子,又可以收小錢錢了。
賣糧?朱傳文倒是搖了搖頭,這事兒啊,他還真有點自己的小看法,也想著最近和朱開山提一下呢。
“怎麼,傳文,有不同的想法?”朱開山看到了自己大兒的表情,收起了自己的笑容問道。
“爹,我還真有點兒,”朱傳文並沒掩飾,向來自己和自己老爹都是有什麼說什麼的,“德忠叔,這次大概有著多少的糧食?”
“除了佃戶3成的收成不算,入庫的還有著1萬7千3百噸小麥,1萬9千2百噸大豆,而土豆、紅薯便是總教導當初您承諾的收成全部歸農戶,一家有個上千斤吧。”曹德忠說的很詳細,既然有些東西朱傳文承諾過了,便沒有細細統計。
聽著上萬噸有點多,但細細算起來對於有著10萬佃戶的朱家來說,算是剛剛達到正常的水平。
當初曹德忠收攏農戶的時候,就仔細的篩選過,這10萬的佃戶,可以耕作的男女勞動力佔了9成,每個人當初也大概分了10畝地/人的標準,剩下多的紅薯、土豆、蔬菜也是在各自開闢的不規則土地上進行了種植,算是額外收入。
聽著這個數,朱傳文點了點頭,和自己預期的差不多,便把早就想好的腹稿和兩人商議了起來:“爹,德忠叔,我的意思這大豆、土豆、紅薯的粉條我們可以全部售出,但是小麥得留下,不止要留下,還要儲存起來,往後這是朱家的根本,我覺得這些都可以在各處糧鋪建設密封倉庫,當做朱家的戰略儲備糧。”
“戰略儲備糧。”倆人聽到這名字,其實心中湧出一個想法,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不由的對視了一眼,心裡也是暗暗認可了這個想法,倒也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見兩人沒說話,朱傳文接著說了起來:“今年,德忠叔還是辛苦一下,這朱家購買小麥的行動不能停,幾個麵粉廠、味精廠的運轉還是得靠買糧支撐下來,而剩下的,我會讓谷庵升配合糧鋪,在糧鋪附近的山裡擇地開始修築密封倉庫,至於標準,我的意思先按照總量10萬噸級進行修建。各個朱家糧鋪總量不一,倉庫的儲存時間我問過,小麥曬乾之後大約能儲存3到5年,我們折箇中,存4年,今年是第一年,往後我們要把這10萬噸的倉庫填滿,再迴圈進行儲備。”
這便是一邊存糧,一邊按照時間進行出糧,出的糧會直接進入麵粉廠,磨成麵粉,當然至於到時候的口感和降價,就得到時候再定了。
“3年,8萬多噸小麥。”曹德忠暗暗的計算著這個數字,那意思這明年的農墾還得繼續擴大唄。
“傳文,存這筆糧有什麼說法沒有?”朱開山看了眼曹德忠,緩緩的開了口,想問問清楚。
“爹,我的意思,這不是哪年都能像今年一樣安心的耕作,今年投入了這麼多的人力、物力、畜力,每個農戶幾乎都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農田裡,才有這每人10畝的耕作,到了收成還有著保險隊的幫忙,算是超了農戶的耕作能力了。往後,總有那麼幾年遇上天災啊,人禍的,這筆糧就成了朱家的根本。”朱傳文就是這個意思,往後關東可以說是能太平些日子,但是這早早的得把機制建立起來,這就是為了應對。
“行,那小麥就存起來,但是這大豆可得給我個好價錢。”朱開山也沒問為啥,自己這個大兒有著自己的想法也不錯,往後朱家糧鋪的糧食就存起來,倒是讓老朱的腰桿更加的硬了起來,至少自己手下的兄弟,這些農戶們,即使遇到荒年也能從容應對了。
燃文
也是,朱傳文仔細的計算過,這關東大豐收,糧價肯定會下來,此時賣糧可不是明智之舉,還不如存起來,給朱家打好底子。但大豆是經濟性作物,這賣掉顯然更加划算一些。要不是明年還打算在橡膠股票裡大賺一筆,他都有心再投入點金錢,直接把小麥糧倉填滿,從明年起正式開始磨舊糧,存新糧,但是算算時間,倒也不用這麼著急。
這事兒就這麼定了下來,往後就是商行和曹德忠的交涉了,接近2萬噸大豆交給谷庵升運作,至少有著近10萬個銀元的入賬,這今年招募農戶的工作曹德忠又得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