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日月雙懸> 第0005章 南書房行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005章 南書房行走 (1 / 2)

你可能還有些迷糊,這樣,先給你說道說道這個南書房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

關於八旗,想來你總是知道的,那還是在明朝萬曆年間的事了。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後金國,即位稱帝時,將年號定為“天命”。一建國,努爾哈赤便建立了八旗制度。

八旗其實原先是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努爾哈赤整頓編制,分別以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為首領。一開始,設定了黃、白、紅、藍四色旗,編成四旗,這就是所謂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和正藍旗。這是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的事,十四年後,也就是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又增設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這樣,八旗建制便全了。

八旗的狠處,大家可能也都知道了,丁壯戰時皆兵,平時皆民,因此,八旗的軍隊具有極強的戰鬥力。

後來,努爾哈赤又增設蒙古旗,這樣,又有了蒙古八旗。接著,又編成一漢軍旗,漢軍也一共有八旗。也就是說,我們平常所說的八旗,其實是指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入關前,八旗中的正黃、鑲黃兩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統領,其它6旗分別由汗王的子侄統領。順治八年(1651年)多爾袞死,順治帝親政,收多爾袞所轄的正白旗歸皇帝統領,於是形成了上三旗與下五旗。

清入關以後,八旗兵到京師與各地駐防,後來,你曉得的,八旗營分散到全國各地的軍事要地。大清江山也因此牢牢控制了原來的大明江山版圖,真正成為大中華的統治者。

這些,雖是舊事,但你也明白的,無論哪一朝皇帝坐江山,靠的都是自己的兵馬。

不提也罷。

作為漢人,寫到這裡,即便是現在,已經是過去三四百年的事情了,可是,老夫仍不由得為為漢朝子民一哭。清兵南下,鐵蹄所至,血肉橫飛,生民塗炭。亡國之痛,家國之悲,豈能一言而盡。不說了。

努爾哈赤建八旗之後,又置議政大臣五人,理事大臣十人,計十五人。這十五人與諸貝勒每五日朝集一次,協議國政。過了六年,也就是天命六年(1621)二月,努爾哈赤命四大和碩貝勒按月分值,國中一切機務,俱令值月貝勒掌握。天命七年三月,努爾哈赤又諭令八旗旗主貝勒共議國政。

那麼,貝勒是什麼呢?

人們一般叫貝勒為貝勒爺。但其實貝勒爺的名位還是要低一些的。且聽老夫慢慢說來。

貝勒的全稱是多羅貝勒。相當於王或諸侯,地位次於親王、郡王,是清代皇族的世襲封爵。貝勒是滿語,原為滿族貴族的稱號,複數為“貝子”。後以貝勒、貝子為清代宗室封爵的兩個等級,貝勒爺為第三級。

滿清皇室爵位是這樣的: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共十二級。世襲罔替的王爺有禮、睿、豫、肅、鄭、莊、怡、恭、醇、慶這十位親王和順承郡王、克勤郡王。公侯伯子男和剩下的雲都尉、輕車都尉都是給非皇室成員的。

世襲罔替這個說法,老夫這部書裡,後面還將若干次提到。就在這裡先給大家交代一下是個什麼意思吧!休嫌老夫絮煩。

世襲罔替也就是世襲次數無限,而且承襲者承襲被承襲者的原有爵位,永遠沒有極限,永遠不會被更替與廢除。只要你進了這個孃胎,你的位置、爵位就已經擺在那裡了,現現成成的,沒有哪個能撼得動的。

這裡的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老夫也給你說道說道。

不入八分鎮國公,與入八分鎮國公(或者稱為奉恩鎮國公,簡稱鎮國公)不同,在入八分輔國公以下,不入八分輔國公以上,是大清的第七等爵。

八分說穿了就是皇室家庭內部對分配與待遇的規定。宗室待遇,以八分為最優。

入八分者,得與滿洲親王、貝勒等一體分左右翼列班,不入八分者,各隨旗行走。入八分與不入八分,在待遇上有鮮明的差別。

這樣,你就明白了,這些,都是說的皇室的男性爵位。說穿了,就是愛新覺羅家用族的。雖然後來也給了蒙古貴族這樣的封號,但是,畢竟還是親疏有別的。血濃於水嘛。

努爾哈赤在赫圖阿喇登基為汗時,就設了四個貝勒: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試問:大貝勒“代善”這個名字你是不是覺得非常熟悉?你是不是在哪本書裡碰到過“代善”這個名字?

我先不告訴你是哪本書。看官你自行腦補可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