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日月雙懸> 第0002章 塘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002章 塘兵 (1 / 2)

南方諸省來的文書,一般都是在十天八天前傳送的。也就是說,到了提塘署的時候,所有的訊息也好,奏報也好,都基本上過了十天半月的了。

可這又有什麼辦法?行船走馬,哪裡能來得有多快呢?你就是快馬一鞭,南方諸省來的文,也得在路上走上半個月一個月的。

這一來,由宮裡發排出來的邸報,由提塘署張貼出來的宮門抄,都是好長時間以前的事兒了,像京畿津門的,是三天前的。河北、山東來的,得五六天前的了。至於江南省那個方向來的,一般都是三百里加急或者五百里加急的,也都得在路上耽擱個十天八天的。像新疆、西藏那裡的奏報,也都起碼得有個兩三個月的時間錯位。只有逢到開戰了,八百里軍情加急,可能時間稍短些。想快,也快不到哪裡。得跑死多少馬啊?得累死多少當差的啊?

眼下是太平日子,不要說八百里加急了,六百里加急、五百里加急的都少,了不得三百里加急,一天行上三百里。日行夜歇。夜裡是不能行的,黑燈瞎火的,馬傷了是小事,人要是有了傷亡,哪裡還能把個文報送到位呢?

關鍵是,這文報要是在黑天裡走丟了,你到哪裡找?你一個送文報的,把文報丟了,那就等於把腦袋給丟了。真要是頭上那懸著的刀落下來,也沒有替你擋這一刀的。

路上的耽擱還不止這些。軍情吃緊時,報送公文一般是換馬不換人,眼下,換馬,也換人。換的人,是下一個驛站的通傳。這裡又會耽擱不小。首先是交接,這交接手續得細細地辦好。交接完了,上一個通傳回馬回到自己當差的驛站,下一個通傳卻不是立即快馬加鞭,他得等上一陣子,等手頭需要遞送的各地公文齊了,他才會策馬出發。

這年頭,哪裡會有一個通傳、一個驛站,為了一個地頭兒上的幾件公文就派個當差的人特地走一趟的?真要是這樣,得有多少當差的,才能把個通傳的事兒做起來呢?國家再富有,哪裡有這種家底養這些塘兵呢?

這樣一來,光是交接之事,就得耽擱個一天兩天。再加上路上耗的時間,從南方各省來的文,你就明白,最起碼總得耗上個十天八天。正常時日,得十天半月。

當然,朝廷釋出的諭示、榜文,還有宮裡來的事務,一般來說,都能隔日就會到邸報上,或者貼到城門外宮門抄的框子裡,百姓也就知曉了天下發生的哪些事,皇上要你做哪些事。

曹頡當差是認真的,一絲不苟。

其實,塘兵都是這樣的。這樁差事,只能一絲不苟,一點兒馬虎不得。快不起來啊!又不是打架,更不是救火。

就說接報吧。接報這事說大不大,但說小不小。接報的人從地方上驛丞的手裡接過火漆封裝的報文,當著驛丞的面開啟,一一登記好,然後分揀送到署裡的上級官差手裡,上級官差接到分揀的公文,便一級一級地往上遞送。同樣,上面下來的諭告啊、回折啊什麼的,也是經由上級官差分到曹頡的甲號室,曹頡和王棟便一一分派到各地來的驛丞手裡,讓他們帶回。

當然,這裡就有曹頡所不瞭解的——皇上對有一些特殊人群的報文來回傳送,是有專門的秘密的渠道的。

這是曹頡後來到了江南才終於知道的事情。而那時候,曹頡早已不在元字號當差了,甚至已經不再是公門中人。

那是後話,我們擱下慢表。

分派與報送,就這兩件事,像兩條對開的般只一樣,每天都不斷,每天都有上百件。這不妨事,只要做好登記就行。各省各地,都有一本簿子,簿子上登記了所有派件與報件的名稱,誰經手、誰接手、誰上報、誰下發,都有名字登記。誰火漆封蠟,誰加封鈐印,也都流水登記在冊,一絲不苟,絲毫不亂,有條不紊。

這樣的登記工作,還不能是由一個人做。一個人做,你藏起一件來,誰也不知道。這事兒不是沒有發生過,康熙二十一年,就發生過這樣的事,一個塘兵幫助一個省裡的布政使司扣下了巡撫的彈劾奏帖。你想想看,這也是膽大包天啊,那個塘兵,受了人家布政使司一點好處,就偷偷摸摸扣下了給皇上、給奏事處的帖子,他還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人家那個巡撫等了好幾個月,忍不住了,才又發來個彈劾奏帖,並言明某年月日曾經發過一個奏事帖,卻一直未見上面回話。這下好了,一一查對,竟然查到了是塘兵把這事兒給壓下了。皇上震怒啊!殺了那個塘兵不算,還誅其三族,並且革去了塘署裡從署官到號室長所有人的職,就差把提塘總署的頭也砍了。從那時候起,奏事處和通政司合議,每一個號室派兩員文職兵丁,一人為私,二人為公,所有押花,都必須由兩個人簽印。封存的櫃子與箱子,都必須有這兩個人的鑰匙與鎖,外加塘署屬官的鑰匙和鎖。

這樣的事,一點兒也不能亂。

真不能亂。

除了文報件數不能亂、登記的件數不能有誤以外,每一個字都不能有差錯。抄錄的時候出了問題,多了個字少了個字啦,都是天大的事,都是事故。這樣的事故,平常小打小鬧的還好,如果事關重大的檔案上出了差錯,譬如,邊關軍情、各地農時、汛情什麼的,你能出一點差錯?

這事兒要是有了,也是一樣的:輕則杖刑,重則流配,甚至送菜市口殺頭。

曹頡開心,曹頡也驕傲,因為,他當差快十年了,沒有出過一件差錯,不管什麼時候,上面查過來也好,地方上來查對也好,都沒有出過任何紕漏,一絲一毫的紕漏都沒有。每一年下來,提塘會給予獎勵,有時候兵部與吏部也會給他嘉獎。

都像這樣當差,哪能不獎勵呢?

但沒想到,這一天還是出了事。

這天快到中午時,曹頡和王棟坐在錄事案後面,外面便來了人,是個進京的驛丞。驛丞進了塘署,便把手裡的東西送到了甲號室的檯面上。

曹頡從驛丞手裡接過文報袋,開啟,一看,竟然接到了江南省遞來的文報袋。

曹頡從來沒有碰上過這樣的事。應該投到天字號塘署的文報袋,怎麼會投到元字號呢?江南省的文報袋一直是天字號那裡收受的啊!

曹頡當下對王棟說:“你去找一下陸署官,或者,你跑一下天字號那裡,看是不是弄錯了。”

來的那個驛丞卻不耐煩了:“你們這麼磨嘰?我沒有弄錯,是讓我投到元字號塘署的。我這裡有上面的文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