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美洲大陸十三個新的據點,都將建立起來。
兩萬人中,兩千人將隨著部分船隻返航。其餘九成人員,共一萬八千人,將留在新大陸。
如此一來,新大陸便有兩萬多名定居者或衛戍部隊、屯墾兵團,比起法國人的居民數量,已經算是碾壓了。
……
完成這樣一項龐大的任務,自然是需要大量的杜卡特金幣開道的。
關於遠洋航行的經費問題,從約翰·卡波特在英格蘭的一家義大利銀行貸款到五十杜卡特,即十六又三分之二英鎊£的情況,以及英王亨利七世沒有為此支出一分錢,種種事例之中,這對於國王而言一定是一項非常傷腦筋和傷感情的事情——又要在議會和議員們苦口婆心地交流感情了,除非你有和議會內戰獲勝的勇氣,雖然也不是沒有國王這麼幹過。
但是對於斐迪南來說,列出大量的開支清單,實際上是在變相炫富……
現在又有必要盤點一些斐迪南的一些資產。
隨便在加那利群島,挑一個搖錢樹出來——
特內里費島鹽田,總面積約50公頃,按照當地的高溫、海風和海水的高含鹽量,鹽產量約在每年4萬噸左右。即使按照削減一半的批發價——2先令每夸特——在北歐和東歐,翻上兩番都沒問題——總售價仍然可達31.4萬英鎊,約合62.8萬杜卡特。而得益於價格革命沒有開始,鹽田的成本也只有百年後貨幣量的四分之一,大約是每年5萬杜卡特左右,僅僅相當於亞歷山大六世教皇給他的兒子買一個采邑的開銷。加之此時鹽稅很低——高了也一樣,反正稅都是交給王室,即使擠壓了其他鹽商,利潤率也高達1100%……
更不必說斐迪南在西撒哈拉的達赫拉半島曬鹽這樣的大手筆。
而1496年一個重要的殖民目標就是靠近巴哈馬群島的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當年英國人在西印度群島的殖民地收益超過整個北美十三州的收益,自然島嶼殖民地都個個不賴,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支撐世界上最大的曬鹽和鹽貿易,這樣的曬鹽生地很困就能收入囊中。
而小麥產量也進一步攀升——
撒丁島農業作物中,1494年小麥產量4.374億公斤,蕎麥產量4860萬公斤!
在1496年,這個數字又增長了百分之十左右,得益於對西至阿爾蓋羅的平原邊緣以及東部、北部部分小平原和盆地的墾殖。
按照小麥每夸特0.2英鎊,蕎麥每夸特0.04英鎊計算,如果全部賣出,總售價774.5386萬英鎊,依據英鎊和杜卡特三比一的比價推算,合2323.6153杜卡特!即便小麥價格再下降,也不會低於兩千萬杜卡特了,畢竟14951496年,由於戰爭影響,義大利的糧食產量受挫嚴重。
錢賺的還不夠多,這都怪價格革命還沒有發生,所以鹽價、小麥價格都還狠便宜,尤其是在西班牙,只有價格革命後五分之一的平均物價水平。
不過,物價低也有很多好處。一來士兵的軍餉、工人的工資都不用付那麼多錢。二來,卡斯蒂利亞也沒有一個世紀後那麼貧困,由於此時的稅制還比較公平,各種名目的稅收也沒有大幅開徵,以此時的物價水平,王室在本土收上來的稅更多,而平民的生活水平和購買力也還可以,貴族也沒有墮落到紙醉金迷的地步。
……
那麼,斐迪南決意豪擲一百六十萬杜卡特金幣作為經費,不一定真得花這麼多,但是14961498年內,這筆錢都拿來供應美洲殖民地。如果查理八世想要這麼做,他每年就得燒掉國庫一半的銀幣,然後法國銀幣的信譽就會像歷史上那樣徹底爆炸,提前成為當之無愧的頭號劣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