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拉布里亞半島,最後一處被隔斷在南方的法軍,幾個瑞士營和德意志僱傭兵營終於受不了了,發動了譁變,與卡斯蒂利亞軍達成了共識,允許他們自由地離開。
殘餘的法軍在7月底投降,義大利戰局徹底結束了。
英格蘭和卡斯蒂利亞、阿拉貢這段時間,在法國大西洋沿岸的搶劫行動也是十分順利,一時間把法國大西洋沿岸能實施“犯罪”的地方差不多都搶了個遍,在狼狽為奸的洗劫過後,法國大西洋沿岸的港口蕭條不已,船主不聊生……
在法妖的重騎兵和野戰炮兵於第一次義大利戰爭大顯神威後,戰爭就要進入一個新時代了。
以板鴨在這場戰爭中的“覺悟”為開端,熱兵器在戰爭中的作用將以比以前更快的速度增加,逐漸壓過冷兵器。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階段。
不過,熱兵器的大量使用,尤其是對於斐迪南的開掛版熱兵器使用而言,礦產資源,就像以前斐迪南為此多次頭痛的那樣,是一個十分令人無奈的瓶頸。
目前,雖然在撒丁島上有些礦,但是南歐缺煤缺鐵的大格局沒有變,不得不繼續從英格蘭進口不少的煤炭和鐵礦石,尤其是前者。
另外就是發動對美洲的新的遠征(本年艦隊已出發,尚未提及),到後世亞拉巴馬這塊“荒林地區”,在莫比爾、伯明翰一帶建立基地,獲取豐富的煤鐵礦。不過,目前立足都尚未穩,更談不上組織礦產開採和冶煉了。
綜上,要想盡快“開源”且不耗費太多成本,能在本土找到新的礦產資源是最好不過的情形了。
不過,有點尷尬的是,斐迪南之前沒有想起來——伊比利亞本土是不是有些規模比較大的煤鐵礦藏。
不過,在第一次義大利戰爭仍在進行期間,駛往美洲的艦隊開出的第二天中午,他偶然聽到了一個“壞訊息”,畢爾巴鄂開採鐵礦的小鐵礦礦場出了事故,死了幾十個人。
這種“小事”,通常,是不容易很快被國王知道的,除了神奇的作者,有誰能做到這一點呢?
不過,這個“壞訊息”,卻讓斐迪南醍醐灌頂,一下子從記憶中檢索出來一堆有點模糊的東西。
從中驚喜地發現,伊比利亞本土,雖然缺煤缺鐵是沒錯,但也不是沒有大型煤鐵礦藏。
比如說,後世著名的西班牙北部的工業城市(好吧,只是在西班牙著名……)畢爾巴鄂,就是因為鐵礦的大規模開採,在近代成為一個地位比較重要的工業城市。整個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這裡大規模的鐵礦開採將令它成為,西班牙第二大工業化地區中心——僅次於巴塞羅那。
而畢爾巴鄂開採鐵礦,從羅馬帝國統治西班牙的時代就已經開始了,持續至今……
等等,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如果畢爾巴鄂,自古以來就是卡斯蒂利亞一個大量產鐵礦的重鎮,就算斐迪南21世紀的記憶中忽略了這一點,但原主15世紀末的這顆大腦,總算該留下點印象吧。
就算因為伊莎貝拉女王在卡斯蒂利亞事務上掌控主導,阿拉貢國王斐迪南沒那個閒心關心卡斯蒂利亞事務,平時也不會沒有在宮廷中一點資訊也得不到。
嗯,這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
一個,是礦沒有找對。千餘年來,畢爾巴鄂附近真正的富礦區一直沒有被發現,地方又沒有足夠的財力和重視,基本處在放養的狀態,至今還只是有幾個“小鐵礦”——那是真的小,對於火炮和穆什特克火繩槍、棕貝絲燧發槍的生產而言是杯水車薪。
另一個原因,就是政治不穩定,頻繁易手。——畢爾巴鄂是巴斯克地區的重鎮。伊莎貝拉女王之前就和法國在這裡打了一仗,第一次義大利戰爭雙方又在比利牛斯山對峙。到第二次義大利戰爭,為了爭奪納瓦拉王國,雙方又打了一次……
不過,現在斐迪南想起來了這個茬,那麼事情就簡單多了。雖然畢爾巴鄂沒能大量開採鐵礦,但是出口鐵礦和製造鐵器的歷史非常悠久。而且,這裡還是巴斯克地區的航海人聚落。
也就是說,斐迪南只要派遣探礦隊進行十分認真細緻的搜尋,找到大量的鐵礦,接下來的開採、冶煉十分容易。
不過,這個時代,找礦的技術沒有後世那麼成熟,為此,斐迪南除了從西歐聘請勘探人才,就暫時只能讓探礦隊們“辛苦一下了”。
除了鐵礦,西班牙西北部地區的另一個城市也被斐迪南注意到了,這也是一個歷史悠久但此時還名氣不大的城市——希洪。同樣是羅馬帝國時代的區域重鎮。
畢爾巴鄂有大量的鐵礦礦藏,而希洪則有大量的煤礦,這樣,就給斐迪南的撒丁島工業基地找到了除英格蘭以外的又一個煤礦供應地,自家的資源,成本就低多了。
比起畢爾巴鄂,希洪的煤礦意義更為重大,因為,在十九世紀之前,這裡的煤炭礦藏始終未被發現,而在礦藏被發現之後,原本一直停滯不前的城市,立刻迎來了飛速發展,公路、鐵路、港口均急速擴張。半島第一個煤港就是在這裡建立起來的,那都是1893年的事情了!
這比斐迪南目前的時代遲了將近四百年,他可不能等這麼久,現在立刻就要開始挖掘這個寶藏。
至於會不會過快的耗盡本土資源,這個就沒辦法顧及了,誰讓現在時間緊迫,伊比利亞半島又先天不足呢?只要穩住半個世紀,不,穩住二三十年,之後就可以長出一口氣了。
當然,呼叫後世的記憶去指揮幾百年前的人開礦,是一件十分曲折的事情。
就算在二戰前,想要在利比亞挖石油,各位主角也得頂著歐洲的嘲諷和石油勘探隊的不懈,在北非曬黑個把月,方能石破天驚。而在相關技術手段和知識匱乏的年代,很可能出現幾個月,甚至一年多都找不到一片區域的礦藏,哪怕是富礦。
因此,那位主角可能會被當做傻子甚至騙子,在千方百計忽悠了人去之後又被人痛打一頓,一無所獲。
當然,這很正常,後世之人並不是全面領先古人,就算有金手指,也有外掛幫不到的地方。
嗯,這就是斐迪南把幾百號勘探人員“集體流放”到希洪海港剛剛新建的一個小碼頭,命令他們在這一帶努力勘探,一直要勘探到找出足量的煤礦為止的原因了……國王動動嘴,手下跑斷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