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5年9月中旬的一天。
巴塞羅那宮廷的某處房間中,陡然發出“哐當”一聲,又穿出一件中國瓷器被打碎的聲音。
……
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看到歐皇崛起這本書,頓時驚呆了,這本小說裡的我怎麼蠢成這樣?你要耶路撒冷幹什麼鬼?啊,這本小說的主角好聰明,作者好厲害,不像那個庫倫,把我活生生寫成了15世紀度娘,而且資料還不全,我老早就佔了紐芬蘭了,今天看到小說才知道那裡有鉛鋅礦,我老早佔了巴拿馬了,今天才想起來忘記種除蟲菊!我才搞出個卷軸紡紗機,人家連瓦特都出場了!我的人生太失敗了,還好,我可以比活久見……可惡,大家去西班牙1492狠狠地噴作者吧!害得我今天才想起來!
……
“哐當!”
……
咳咳,以上內容並不是斐迪南真實所想過的內容,而且斐迪南現在也並不是要急不可耐地下令在紐芬蘭挖鉛鋅礦或者在巴拿馬推廣除蟲菊。畢竟他是15世紀末的西班牙國王,又不是16世紀初的德意志諸侯,兩者的基礎條件都不一樣,他現在的人力資源儘量用來擴張在美洲的領地,西班牙人如同蝗蟲群一般侵入廣袤無垠的新大陸,並不需要在幾個島上過多浪費資源。
如果學小而精的經營方式,是浪費了西班牙難得且短暫的政治基礎、經濟基礎、軍事基礎和體量基礎。在地理大發現的大變革時代,在一個非常大的規模上實行的粗放式大規模開發,這種“大農業”式的開發,看上去浪費,但總體產生的經濟和國力加成,絕對超過幾個點幾條線的“精耕細作”。如果斐迪南發揮自己的知識儲備,引入更先進的生產技術,增加精細的成分,優勢就更明顯了。
……
另外,除了“底盤”這樣的基礎條件差異,斐迪南的科技樹發展也是有自己的特點的——
1495年,斐迪南在工業革命的領域內主要推進到棉紡織領域和鋼鐵冶煉領域的先進水平,代表性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有飛梭、伊莎貝拉紡紗機、水力織布機、走錠精紡機(騾機)、高爐鍊鐵、平爐鍊鋼(西門子蓄熱室型平爐)、煉焦爐(與高爐鍊鐵、平爐鍊鋼組成鋼鐵冶煉迴圈系統)等。
這些技術相對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歐洲輕重工業而言都是巨大的成就,提供了大量鋼材、熟鐵、棉紡織品,它們變成了棉衣、軍裝、艦炮、燧發槍。當然,它們受到資源條件的限制。尤其是煤鐵資源,整個南歐都缺乏,不得不從英格蘭和德意志大量進口。
但是在動力領域,斐迪南並沒有做出什麼突破,到現在為止他還沒有進行蒸汽機的研發工作。人力資源上,西班牙政府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三角貿易。就需求來看,斐迪南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也沒有特別需要鉛鋅礦,主要是基本都煤、鐵、硝石的缺乏,這才是主要問題。
而且對於1496年的情況而言,斐迪南立即組織大量的人力去開發是不合算的——因為,如果組織起20000人的去美洲的隊伍,實際上這20000人已經能初步地控制從加拿大東部到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廣袤土地——以法國人的控制程度,佔到北美可利用土地的差不多五分之三。如果在1496年就全部投到一個島上,那就有些過於浪費了。
還是等到斐迪南取得動力領域即蒸汽機的研發成就之後,再大規模地進行鉛鋅礦的開採。
但是,對於煤和鐵,斐迪南卻是打算來者不拒,發現多少礦就開採多少礦。南歐實在缺煤缺鐵啊,能搞到一兩個礦都是好的。
……
這也是斐迪南剛才突然摔了一件中國瓷器的原因。
額,中國瓷器被打碎的聲音在這個時代也是可以有的,因為事實上威尼斯人、阿拉伯人、奧斯曼土耳其人一直在經手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在轉運之後以高價賣給西歐。所以西歐國家才會有開闢新航路的願望。原本的商路並不是真的就斷絕了,而是價格太貴了,西歐國家覺得太虧了,實際上跟商路斷了沒兩樣。
實際上就算是整個16世紀之內(不是15世紀!),義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仍然可以與葡萄牙人在貿易上競爭,透過好望角的商品和透過地中海的商品一同流入歐洲。因為葡萄牙雖然是航海先驅,但它的制度本質上是落後腐朽的,它在東方的殖民體制本質上也是失敗的,利潤率相對於後來西歐國家進行的航海也是較低的。
葡萄牙長官接受了賄賂之後就讓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船隊駛入印度洋,而在印度洋上葡萄牙人的海軍和貿易船隊也並沒有什麼巨大的優勢。葡萄牙的艦隊也曾被傑出的印度海軍將領如昆甲利等打得大敗。印度洋維持著多方競爭的動態平衡。
直到後來荷蘭“海上馬車伕”興起之後,西歐的船隊在全球各處海洋尤其是印度洋壓制了當地國家的船隊,成為海洋上居於統治地位的強大勢力。到那時,經過中東的商路才被西歐的新航路打敗並最終衰落。
……
所以,斐迪南一直有在美洲開採煤鐵礦資源的想法。而且,他也有在美洲發展王室工業基地的想法,以此增強在美洲的力量,獲取更豐富的資源。鋼鐵、棉紡織、造船,都是可選的專案。
當然,首先這需要取得一個適當的立足點。
密西西比河以東的美利堅東部地區,煤鐵資源都很豐富,因此不需要西班牙過分深入,也不用到西進運動時來獲取資源。
但在1496年,西班牙想要達到美利堅東部的煤鐵礦產地還是比較困難的。美利堅明尼蘇達省(因為斐迪南以西班牙的行政區劃來劃定美洲的區域)和密歇根省,是主要的鐵礦產地,也就是在五大湖沿岸,這就是加拿大方面的任務,明年的探索也是向著這個方向。
但是五大湖區有易洛魁人和休倫人存在,所以西班牙屯墾兵團的支隊1496年只前進到蒙特利爾。1497至1498年,才能玩弄合縱連橫各種手段,謀取在五大湖地區的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