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
建安。
皇宮。
御書房。
丞相和六部尚書齊聚,氣氛愁雲慘淡,每個人的眉頭都像是一個解不開的結。
曹勐端坐主位,神情淡然,氣色貌似也比較不錯。
戶部尚書愁得要命:“陛下!這國債券,咱們真的不能放啊!多年征戰,百姓本來就怨聲載道, 三年期滿又要打仗,對於國庫來說就是海量的開支,我們……”
曹勐淡淡一笑:“國債券實乃神奇之物,荒國那種蠻夷之地尚且搞得,我們大魏泱泱大國,如何搞不得?”
“這……”
戶部尚書噎了一下,斟酌再三, 還是深吸一口氣道:“陛下!臣認為不對!”
曹勐也沒有生氣,而是淡淡地問道:“有何不對?”
戶部尚書字正腔圓道:“其一,荒國雖然是蠻荒之地,但歷代朝廷都有利民舉措,百姓對朝廷信任度很高,所以才會出現國債券瘋搶的局面。
其二,荒國政策改革,又有奇人進獻利國之術,短時間內能盡用百姓之勞力,百姓有事做有錢賺, 他們有把握兩年之後將國債券兌現。
其三, 荒國之國債皆會用於生產, 以債生錢生生不息,我們國債卻是用於被人為拉高的藥價,這窟窿就是一個無底洞, 屆時開戰, 只要有一場戰役沒打好,就容易引起民間騷亂。”
說完之後,他就這麼目不斜視地看著曹勐, 沒有半分躲閃。
老實說, 他說這三點很得罪人。
但作為戶部尚書,他必須為整個大魏的經濟負責。
即便是得罪皇帝,也在所不惜。
國債!
就是百姓對國家的信心。
魏國百姓每天都處於備戰的狀態,誰沒有經歷過繁重的稅賦,誰不知道朝廷缺錢。
而且還無工可做,誰會願意把錢借給朝廷?
就指望朝廷打完勝仗,從齊國搶完錢以後把錢還回來?
把錢借給國家以後。
他們花什麼?
即便把錢借出來了,勢必會空前關注戰場上的情況。
原因無他,就是因為每一場戰役都有可能影響他們的錢。
只要一場戰役失敗,債券就會成為燙手的山芋,百姓會怎麼處理?
曹勐也沒有生氣,他作為皇帝,先別提愛不愛民,至少還是十分勤政的,怎麼可能不清楚自己國家的狀況?
他笑了笑:“這倒無妨,這幾點一招便解!”
戶部尚書愣了一下:“陛下請賜教!”
曹勐深吸了一口氣:“只要我們能夠讓百姓相信,債券與金銀一樣,同樣能夠購買東西便可!小麥已經有了收成, 新的官鹽也已經運回, 朕會在各個城池開放糧食鹽鐵的官坊,告訴他們債券同樣能夠還錢。只需幾個月,百姓就會相信債券等同於真金白銀。
我們放多少債券,就拿多少金銀買藥材,完全不用擔心國內物價貶值。
到時候百姓雖然把錢借給了朝廷,卻依舊能拿著債券維持吃穿用度!
我大魏之所以久攻齊不下,就是因為乾耗太嚴重,一是有荒國牽制,二是齊國有楚國撐腰。
現在荒魏有三年之期,誰若違背便是背棄人族大義。
楚國佔齊三城,民間怨聲載道,納貢派被屠戮一半元氣大傷,儘管暗中依舊發展,但朝中卻是唯唯諾諾,生怕屠刀砍到自己脖子上。
如此一來,楚齊還如何精誠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