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那邊也所有突破,和屈、昭氏族反叛的人員有關聯名單還不少。
可惜昭坨已經死亡,平時嘴巴又嚴,不會和枕邊人說太多。
加上諸葛策在蔡氏嘴裡套出的相關人員,起碼得有三十多位官員。
“牽扯的人數眾多,不如……”
“相關人員一律處斬,牽扯的家人流放千里, 主導反叛的屈、昭兩家夷三族。”諸葛策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全部殺光。
韓非聽見相關人員家人流放千里,頓時鬆了口氣,不然這麼多的夷三族,估計要從西市排到東市,當真血流成河,諸葛策肯定要揹負暴君之名。
這年代暴君可不是好名聲。
“大舅哥無須擔心,寡人心中有數, 現在舊楚的氏族已經清理乾淨, 我會暫時按兵不動, 免得這群大臣回家做噩夢,等到明年春考,再補充空缺的職位。”諸葛策搖了搖頭,反而沒有睡覺的興趣,準備回宮吃點夜宵,然後直接上朝。
“臣能不能去宮裡吃點東西。”韓非搓了搓手,不好意思的說道。
“哦,大舅哥還挺懼內,怕打擾墨染姑娘休息?”諸葛策沒有拒絕,確實天都快亮了,韓非再回去折騰一趟,時間有些來不及。
兩人走出大牢,諸葛策伸個懶腰:“牢房不是人待的地方,所以老老實實的安分守己才是正道, 真不知道他們為何要作死?”
韓非心中暗道:論作死誰有你厲害, 去年打獵你登上王位,改朝換代, 今年打獵有無數人頭落地。
其實都是成王敗寇, 如果諸葛策輸了,同樣面臨梟首示眾的下場。
王宮廚房有專門值夜的廚娘,因為保不齊君主,或者眾夫人想要吃夜宵,她們必須快速上膳。
兩碗白米粥,拌的四道小鹹菜,兩屜小籠包端上來。
“可惜粟還在田蜜那邊試驗,要是成功來玩小米粥,那樣才舒服。”諸葛策挺想念小米粥的味道。
小米是由狗尾草經過長期的人工選育而來的,在歷史上最早是誰選擇了狗尾草進行繁育。
恐怕早已無從考證,如果有記載的話,他的功績或許可以與已故的雜交水稻相提並論。
“大王所言可是稷?”韓非一邊吃小籠包,一邊問道。
小米是一種耐旱、耐瘠的作物,具有良好的適應性,易生長。正因為這些特性,在農業尚不發達的古代,它曾一度作為人們的主糧。
夏商周時代, 粟和黍同屬五穀, 粟(稷還是當時的五穀之首。在漢代,有專門的農業官職叫“治粟都尉”, 主要管理糧(粟)倉。
此外,小米在古代還被視作軍糧,是名副其實的古代“國家儲備糧”。秦朝李斯的《諫逐客令》中曾記載:“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
“沒錯,稷經過培育和馴化,可以變得更加優良,乾旱貧瘠土地也可種植。”諸葛策開口說道。
“臣曾經吃過兩回稷,有些粗糙,不及水稻細嫩。”韓非搖了搖頭,沒覺得諸葛策所言的小米有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