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相心繫韓國天下,寡人可以理解,不過韓國撐不了多久,就會徹底成為歷史的一部分,為何不與寡人創造新的盛世,這裡沒有昏庸無能君主,沒有夜幕處處制衡。”
諸葛策也不搞那些彎彎繞繞,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他要改國號的旨意已經傳開,張家自然有所耳聞。
當時張開地聽見以後,評價是:諸葛策是位聖明、且有野心的君主,只恨韓國近幾代沒能出現如此君主。
“這…家父還是會固執己見,勸說出仕恐怕很難,這些天其實在下沒勸解,可惜終究沒能改變想法。”張平無奈的說道。
“張相國如果不願出仕,寡人可以理解,畢竟年紀已經到了頤養天年之齡,漢國需要重新洗牌,寡人保證張平先生,亦可得到不次於楚國左尹職位。”
公孫寧尹令做的兢兢業業,諸葛策不可能拿掉,現在楚國的各位置職能並不明確,缺點同樣也很明顯,全都需要改變。
張平並沒有因為諸葛策的話心喜,而是非常嚴肅的詢問:“不知大王的漢國,此刻要要如何變革?”
“首先寡人會採用中央集權制,永遠不會分封諸侯管理地方,而是採用王都官員和地方官員制度,中央六部制度,再加以內閣輔助君主的制度,而所有兵馬權力必須由君主掌握,當然招募兵馬也有年限制度,每五年老兵退役,每年各地招募少量新兵進入,戰爭時期則可召回,同時保證精兵強將,而不是養那麼多無用之軍。”
張平聽的連連驚歎,中央六部制,和內閣制度他沒聽過,也沒聽懂,但精簡兵馬制度,能保持漢國的戰鬥力,每年還能省不少錢,這確實是天才想法。
他現在迫不及待,想聽諸葛策的所有改革方案,簡直是前所未有的盛世光景。
“老夫也想聽大王高見!”張開地心中激盪不已,沒想到諸葛策有如此多好的想法,他恨不得親自幫忙實現。
張開地躲在後堂偷聽,諸葛策幾人心知肚明,所以故意丟擲改革方案,目地就是吸引這個老頑固。
中央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諸葛策直接省略三省制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論如何,中央都是最重要的地方,地方沒有做重大決策的權力,君主保證權力牢牢抓在手中。
吏部:設立流內銓(簡稱銓司)、委派“權判流內銓事”,專管考試選人、判決案例和擬定差遣等事。
戶部:戶部主管全國戶籍、土地、錢穀的政令以及貢賦、徵役等事,和國庫錢財的開支。
禮部:外交談判、主客、膳、掌管禮樂、祭祀、朝會、宴享、學校、科舉之政令。
兵部:掌管軍事政令,但三軍大權必須經過君主同意。
刑部:乃最高司法機構之一,主管全國刑政,並審復所定大辟案件,還有律法改革。
工部:所屬屯田、虞部、水部的職權,所有兵器改革,鼓勵各地發明創造,如有利民利國之重器,需要稟報和嘉獎。
“老夫承認小看了大王,由你坐上王位,乃是天下萬民之福,這等改革如果順利完成,秦國則不足為慮!”張開地興奮的來回走動,仔細品味各部門的職能。
“哈哈,只要張相國不怪寡人,當時強行綁你來壽春城就好。”諸葛策儘量平衡各部,和底下大臣們的權力,避免走重複跌倒的道路。
“唉,老夫的思想太過保守、迂腐,不知內閣制度又是何說法?”張開地趕緊表示揭過此事,忍不住繼續問內閣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