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賢從地下挖出的那數百萬石糧食,只能勉強保證全國百姓不被餓死。
俗語有云,大軍出動,糧草先行,一旦打起仗來,那數百萬石糧食遠遠不夠……等到那時,還是會有普通百姓飢餓而死。
女皇身上缺點很多,但愛民如子是一個優點。
為了普通百姓不被餓死,為了籌集到足夠多的軍糧,她生生忍受了蜀國使臣與蜀帝的無禮之舉,派人去蜀國重新洽談購糧事宜。
當然,這次她有了底氣,整個大梁朝廷都有了底氣。
再也不會任人拿捏。
而這份底氣,來源於蘇賢從地下挖出的那數百萬石糧食……
十餘日前,梁蜀兩國重啟談判,經數日的緊密磋商,終於談定一個對雙方都合理的“購糧方案”。
此次小朝會,便是為了最終敲定這個方案,然後儘快實施。
這件事拖延不得。
女皇近日身子其實略有不適,但也強忍著召開小朝會。
小朝會持續不間斷,足足兩個時辰之後,那份“購糧方案”終於敲定,至此,女皇已經身心俱疲。
“今日諸位愛卿都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吧。”女皇當先起身,準備回後宮休息。
“恭送陛下。”眾臣也鬆了口氣,終於忙完了。
“……”
恰在此時,一個小太監進入御書房,稟道:
“啟奏陛下,派往南陳的使臣已經返回。”
話音落後,御書房中出現了短暫的安靜。
女皇發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呆,方才想起“南陳使臣”這一檔子事。
當初,她之所以派出南陳使臣,其實是因為蘇賢之故,蘇賢信誓旦旦,說有辦法說服陳帝與大梁合作抗遼。
女皇格外恩寵蘇賢,既然蘇賢想試一試,她便隨口同意。
當然,兩國相交,必須走“派遣使臣”的流程,女皇當天便安排了此事……隨後,日理萬機的她漸漸忘了此事。
直到現在。
女皇恍然之際,御書房中的宰相們也紛紛明悟,漸漸想起的確有這麼一檔子事。
但宰相們大多沉默,儘管此事在他們眼中是妥妥的多此一舉,南陳一行必定失敗!
可這是女皇的主意!
他們儘管心中誹謗,但卻不敢表現在外。
原來,女皇並未向朝臣透露,聯合南陳抗遼的主意,其實是蘇賢提出的,蘭陵公主也不知道。
蘭陵公主本著關心母后的心思,出列稟道:
“陛下已經忙碌了一整天,想必早已累了,那什麼南陳使臣……見不見都無所謂,陛下還是早些回去休息吧。”
“臣等附議。”尚書六部的宰相,甚至錢中書、劉侍中等人也紛紛附議。
“嗯。”
女皇點了點頭,舉步便往御書房外走去。
她其實很累了。
加之已經預料到接見南陳使臣會是什麼結果,何必浪費那個精力呢?
南宮婉兒等女官恭敬跟隨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