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我大梁與遼國之間,未來的局勢必將趨於緩和。我們手中有八大小可汗,可震懾遼帝不敢輕易擅動刀兵。”
網
“再者,當今遼國太子納蘭節,常以中原書生穿戴,素來仰慕我中原文化,是個堅定的‘親梁派’。”
“待現任遼帝百年之後,遼國太子登基,梁遼兩國間必將出現至少百年的和平與安定,此乃大勢。”
“第三,往前數年的通商,其實已讓部分遼人潛移默化的改變了對我大梁的印象,這在遼國青年一代身上尤為明顯。”
“若通商忽然中斷,這種影響必將消失!”
“通商的確是穩住遼國的一種手段,陛下之前的決定並沒有錯。”
“而且,我們現在還多了八大小可汗的震懾手段,若說此舉為‘剛’,那麼通商就是‘柔’,剛柔相濟,必能徹底拖住遼國,徹底解決我朝北方的潛在威脅!”
“……”
蘇賢話音剛落,言大山與蘭陵公主同時附議道:“太尉所言有理,請陛下明鑑。”
女皇沉思良久,最終緩緩點頭,對蘇賢投去讚許的目光,道:“蘇愛卿所言,頗有道理,大國博弈,豈能著眼於仇恨!可是,我們如何恢復通商呢?”
蘇賢正準備建議獻策,豈料就在此時,一位女官緊急求見,說是鎮守北方的史老將軍派人送來了八百里加急奏報。
“速速呈上!”
女皇正了正坐姿,面色嚴肅,史老將軍的八百里加急奏報?莫不是北方局勢又起了變化不成?
蘇賢等人心中也跟著一懸,他們手中雖有八大小可汗,遼帝不大可能興風作浪,但不排除遼國內部發生了什麼意外。
很快,奏報送到了女皇手中,那是一個層層包裹的包裹,南宮婉兒解開後驚呼道:“陛下,這是一本國書!”
“國書?”
“遼國送來的國書?”
蘇賢等人鬆了口氣,只要不是邊關急報就好,隨即他們又開始猜測,這本國書究竟什麼內容?
女皇翻開那本國書,看了一會兒後面色微變,帶著一絲喜色,最後將之合攏,看著蘇賢笑道:
“這是遼帝請求恢復‘平安市’的國書!”
蘭陵公主與言大山都面帶喜色,認為此乃天意,請女皇立即准奏蘇賢所請,恢復“平安市”與遼通商。
女皇笑容微微一收,並未立即答應,面色深邃起來,最後吩咐召開小朝會,她準備聽聽群臣的意見。
……
一段時間過後。
小朝會如約召開。
大部分宰相都同意恢復“平安市”。
唯獨錢中書例外,他堅決反對,但實際上他並不是反對恢復平安市,而是反對“籌建龍武軍”。
毫無意外,龍武軍將由言大山一手籌建,而言大山與蘇賢走得近,蘇賢又是蘭陵公主的同盟……
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這種事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只有立場的不同。
女皇最後也被錢中書吵得煩躁,沉著面色說:“錢中書掌管中書省,此事若中書省不同意也就無法進行。”
錢中書聞言一喜,以為他的堅持起了作用。
豈料女皇接著說:
“而與遼通商、恢復‘平安市’,是大勢所趨,所以,為了減少掣肘,朕在考慮要不要將此事交給蘇愛卿特事特辦?”
“……”
蘇賢,高居正一品的太尉,而且還開闢了“太尉府”,太尉府可是一個可以繞開三省六部直達天聽的衙門啊!
女皇話音落後,不僅眾臣面色微變,錢中書更是被一箭射中了脖子似的,愣是說不出任何反對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