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狐與威武郡公秘密潛入遼國,自然功勞不小,但提出這等安邦之策的人並非千面狐,也非威武郡公。”
“……”
嘎!
戛然而止。
剛才還鬧哄哄的大殿,瞬息間鴉雀無聲。
少司寇那張老臉上的笑容猛地僵住,圍攏過去恭賀的宰相們的面色齊齊一變。
不過宰相們的臉皮真夠厚的,竟直接丟下少司寇返回原位站定,方才的恭維之事好似沒有發生過一般。
也沒有人覺得尷尬。
除了嘴角不停抽搐的少司寇……
宰相們不再理會少司寇,而是在想,提出此等安邦之策的人,不是千面狐那又是誰?
很快,所有人的面色又是齊齊一變,因為他們想到了一個人——蘭陵公主!
一定是蘭陵公主想出了這個法子!
想明白這一點後,尚書六部的宰相們頓時激動起來,蘭陵公主號稱“大梁女相”,其實她有一個具體的職位——
尚書令。
尚書令統管尚書六部,也就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尚書都加封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所以他們都是當朝宰相。
同時也是李幼卿的“馬仔”。
相對來說,中書高官官錢中書手下,只有一個宰相,包括他整個中書省才兩個宰相名額,遠遠比不上李幼卿。
始終保持中立的門下省,包括劉侍中一起,也只有兩個宰相名額。
內衛、刑獄司一般不插手朝廷軍政大事, 所以單就宰相數量而言,李幼卿稱得上權傾朝野,在朝廷中佔據絕對的優勢。
加之她又懂得取悅女皇,就連為女皇遴選面首這種事都敢幹,自然極得女皇恩寵,是故她在朝中的地位無可撼動,是當之無愧的權傾朝野。
現在,她又立下如此功勞,尚書六部的宰相們不激動才怪……他們旁若無人,高談闊論,在那“吹噓”蘭陵公主如何聰明如何機智等等。
少司寇面色尷尬,他隱隱感覺此事還有轉折,因而選擇沉默,靜觀其變。
劉侍中還沒忘剛才的事,出於謹慎,他也沒動,靜靜的看著尚書六部的宰相們在那吹牛。
錢中書最為難受,臉色鐵青一片,蘭陵公主本就得寵,現在又立下如此奇功,襯托得太子殿下……無能又懦弱!
一會兒後,女皇忽然開口說道:“幼娘自小就聰明,深得朕心……但此策也非幼娘所出,而是……”
她說到這裡的時候,目光凝視著信函上的那兩個字,面色微微一動,因為她記得這個人……
沒想到啊,這才多久,此人竟又立下如此大功!
她停頓的瞬間,宰相們的面色已經變了數變,尤其是尚書六部的宰相們,略有尷尬,麵皮有種被火烤過的感覺。
女皇最終緩緩說道:“獻出如此安邦良策之人,是幼娘府中的諮議官,名喚‘蘇賢’的便是!”
“什麼!竟然是他!”少司寇兩眼一瞪,閃過一抹明顯可見的可惜之色。
喜歡書生有種請大家收藏:(書生有種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