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手術?而且是一個手術分兩地做?
眾人看看這簡陋的環境,不由齊齊搖頭。
手術需要的東西太多了,器械包、手術床、無影燈、呼吸機、吸引器……
別說這些,單單術前洗手消毒,這裡就不可能做到。
何況傷員還躺在水泥地上,到處是灰塵。
發生感染的機會極大。
感染的話,就算手術做得再成功,術後也很危險。
不對,這傢伙的手都已經在人家肚子裡了,豈非必定感染?
哦,還好,戴著無菌手套。
明明那麼短的時間,這傢伙居然還能戴手套,這手速、這冷靜,也真是沒誰了。
“控制出血才能保命,其他都不重要!”
王磊提高聲音,點出關鍵,又吩咐道:“拿血管吻合包來,快點!”
一個縣醫院的外科醫生無奈道:“我們沒血管吻合包。”
這種東西,縣醫院當然不可能有。
一院的移動手術車只是為了方便院外救援,容量有限,也不可能配備適用範圍小的器械。
王磊在一院足足呆了三年,早已經習慣了一院要什麼有什麼的奢侈,一時根本沒想到基層的艱辛。
現在明白過來,立馬想到待會還有無數臺大手術,每一個大點的器械包都很寶貴。
於是說道:“那就闌尾包,不,清創包,70線。”
一圈人又是齊刷刷地一愣。
清創包?
莫不是在開玩笑?
闌尾包已經是最基礎的手術包,器械少得可憐,基本上只夠開闌尾。
清創包則比闌尾包還簡化許多,只能用於一些日常小外傷的清創縫合。
這種東西能用於肝左動脈、門靜脈吻合?
這是血管外科或顯微外科的範疇,眾人又齊刷刷地看向兩位主任醫師。
二院來的是血管外科方主任。
司馬主任問道:“老方,清創包或者闌尾包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