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交通不便的地區更是不可行。使用信鴿通訊可靠性甚低,而且受天氣、路徑所限。
另一類的通訊方法是使用烽煙、燈號等肉眼可見的訊號,以接力方法來傳訊。這種方法同樣是成本高昂,而且易受天氣、地形影響。在發明電報以前,只有最重要的訊息才會被傳送。
大秦獨有的羽翎騎士便是因此誕生,羽翎騎士頭上插有翎羽,分便是一翎四百里加急、二翎六百里加急、三翎八百里加急!
古代發明電報之前,軍隊基本都是靠著信使、烽火進行遠距離資訊傳遞。
但現在電報機出現之後,大秦的資訊傳遞方式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電報是一種最早用電的方式來傳送資訊的、可靠的即時遠距離通訊方式。電報資訊透過專用的交換線路以電訊號的方式傳送出去,該訊號用編碼代替文字和數字,通常使用的編碼是摩爾斯電碼。隨著電話、傳真等的普及應用,電報已很少被人使用了。
電報分為無線電報和有線電報兩種,顧名思義都需要用電。
但大秦已經制作出手搖式的發電機,這種弱電還是能夠供有線電報機的使用。唯一麻煩的便是需要架設線路。
但只要有條件的話,聯絡儘量使用有線通訊, 畢竟這樣更直接,更快捷。
雖然無限電報傳遞的距離更遠,也不受線路的影響。但無線電報的主要問題是效率較低。
無線電報的內容不能太長,只能簡單明瞭。就軍事作戰來說,一些資訊的傳遞沒有辦法很簡單,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另外,若是軍用的話,所有的軍用無線電報都必須加密傳輸,無論加密還是解密都要花費時間。尤其是軍隊使用複雜的加密方法,花費的時間就更多,會嚴重影響通訊的效率。
即便如此,無線電報還是最有效的遠距離通訊方式。
當然,無線電報只是一種補充,更多時候要依賴有線電報。
雖然有線電報需要繁雜的佈線,但通訊質量比無線電報要好得多,也不受天氣的影響。
總之,有線電報和無線電報的結合,可以實現大秦大軍團、大部隊的軍事通訊。
以前是大軍作戰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現在有了電報機,一定會是通訊兵先行。
大軍行軍駐紮之前,通訊兵就必須將有線線路部署完畢。
不過激烈戰鬥的時候,士兵不可能揹著機器、拖著電線前進。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研究野戰無線通訊裝置,常見的是無線電步話機。
這種步話機可以維持數公里,類似於今天的對講機。
秦軍若是有了步話機、電報機的話,完全可以料敵於先,隨時掌控戰場節奏,讓敵人被牽著鼻子走。
這也是當初四人研究電報機之時,楊子墨非常支援的原因之一。
通訊技術的進步對大秦的好處非常多,若是能夠把發電站搞出來,他睡覺都能笑醒。
電的出現絕對會讓大秦有一個質的飛越!
現在的大秦還處於第一次工業時代,以電氣為主的第二次工業時代還是有些距離,不能急!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