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被腓尼基人所使用,後來被古希臘大量使用。廣泛用於腓尼基、希臘、羅馬等文明。
三槳座戰船全長十二丈,有槳手一百七十多人,配有船長一名,弓箭手四人,標槍手十四人,以及數量不等的輔助人員。
按照大小,可以分為單槳座戰船和五槳座戰船。
另外幾種分別是飛剪船、後世才出現的蓋倫船、三桅帆船。
所以這些大匠才搞不懂這些怪異海船。
“比如飛剪船採用的是尖底結構,可以讓木船吃水更深,這樣有部分沉入海底,就可以在風浪之中更加的穩定,尖底結構可以更輕快的推開海浪,這樣行進的更加快捷。
而我中原的海船大多是平底,猶如一塊木板在水面上漂浮,這樣子在航行的過程中非常的顛簸,遇到側風和橫向的海浪很容易傾覆,而尖底的結構卻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而另一種的風帆戰船就是藉助了海風的力量推動船隻的前進,不僅速度奇快,而且非常省力。
前帆和側帆的設計,則是解決了轉向和逆風航行的問題。
還有這方向舵,舵輪的轉動,依靠連桿技術和繩索操作尾舵。在航行的過程中遇到突發情況,就能及時的做出反應,不用像往日一樣靠人力傳遞給底艙,耽誤了軍情.....”
“各位大匠都是大秦技術最好,經驗最為豐富的老工匠,有的還是墨家子弟。你們技術本侯非常的放心,希望你們能夠研究透徹這些裝置的作用以及原理,再結合我中原大船的優勢,設計出更好的海船。”
為了保證大秦第一支遠洋艦隊的順利組建,楊子墨不惜花了大量的文明點來兌換東西方古代的艦船圖紙供這些工匠研究學習。
隨著接下來幾個時辰的解釋,大匠們不時皺眉,不時發出感嘆,偶爾還會提出自己的看法。這一幕看的楊子墨連連點頭,看來我大秦從不缺優秀的工匠。
“至於這個寶船,你們可以先建造起來,建造的過程中慢慢學習它的構造。寶船作為唯一一種五千料以上的大船,將來一定是作為船隊的旗艦來使用的,所以它的建造不能有一絲的馬虎。
本侯想要打造的寶船長約四十四丈,寬十八丈,為了防止船底破裂漏水,底艙必須分成多多密封的獨立艙室,這樣即便是有地方漏水也不至於導致沉船....”
楊子墨把一些重要的技術提醒給這些大匠。
“我等知曉!”
大匠們紛紛點頭應到
“圖紙你們好好研究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多交流。你們也可以思考一下哪些船適合裝什麼大型武器,完工之後我會每人單獨獎勵五千錢。
另外所有船都要保證龍骨和桅杆的結實,未來這些船員的性命可是掌握在你們的手中。”
“國師放心,我等為了大秦一定會想出辦法的。”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聽到如此高的賞賜,在場的大匠們差點激動的昏過去。
普通的五口之家一年也就不到三千的收入,五千對於他們來說,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了。
看著一群大匠圍在一起興奮的討論圖紙,楊子墨走出房間,喚來姬風。叮囑他嚴密注意這些大匠的動靜,以及船廠的安全,圖紙的保密性。
一想到將來數艘百米長巨大寶船以及無數戰船船組成的遠洋特混艦隊,行駛在波瀾壯闊的海洋上,為大秦的海上貿易之路保駕護航,替大秦維護海洋的霸權,楊子墨的臉上就像吃了蜜一般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