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 第二百二十四章 自將磨洗認前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二十四章 自將磨洗認前朝 (2 / 4)

——看來平西王府除了明面上的這些,暗處也還有人馬在行動。

這就是平西王府與江湖勢力最大的區別了。江湖勢力但凡有三兩把刀槍,就恨不得統統放在臺面上供人道聲恭喜久仰,可平西王府哪怕埋下了千軍萬馬,也能夠羊裝波瀾不驚引人入彀。

因此江湖高手看似風光無限,若是真的傻乎乎單槍匹馬殺進王府,結果恐怕不會比李行合那千刀萬剮好上多少,哪怕僥倖逃脫,平西王府也有無窮多的手段能夠對付其身邊的人,最終就會像洪熙官那樣家破人亡、眾叛親離。

江聞是個善於吸取經驗教訓的人,從廣州城尹始,他就明顯察覺在這龍潭虎穴裡,想要獨身闖關已經變得力有未逮,若是行事之餘還要分身去照顧弟子故人,這便顯得更加捉襟見肘,處處會面臨窘境。

從近處著眼,如悉檀寺中的情況,如果他能多找幾個高手暗中保護,那麼就算平西王府的高手再怎麼上躥下跳,最後也不過是跳樑小醜。

再從遠處瞰去,面對著愈加雲譎波詭的江湖武林和天下大勢,江聞自己也很難再堅持小而精的行事路線,但他打心底裡,又不希望武夷派變成其他那些烏泱泱的江湖幫派,於是些許抉擇思索縈繞一直在他的心裡,直到如今漸漸才顯露出了端倪。

“所以法王此番隨我前來,想必是知道《華嚴大懺經錄》在我身上吧。”

妙寶法王雙手合十點頭稱是,對自己的目的沒有做額外掩飾,但是這樣做的態度卻讓江聞又放心了些。

平西王府找他聯手,肯定會告訴他經錄被自己隨身攜帶。妙寶法王此番完全可以和平西王府聯手,在這次的事件裡火上澆油、落井下石一把

——要知道,多上這麼一個武功令人不知深淺的藏地法王,江聞被人有心算無心,落敗的機率無疑將大大增加。

可面對如此局勢,妙寶法王顯然是拒絕了平西王府投來的橄欖枝,在急難中選擇站在江聞一側扶危濟困,乃至於從爭鬥中主動抽身,與江聞一同深入兇險萬分的雞足山陰救人。

這樣的做法只會事倍功半,甚至讓自己陷入更大的危險之中,因此就算他目的是為了經錄而來,過程中也沒有采取一絲見不得人、要挾索要的手段,足以表明年輕喇嘛帶著的濃濃善意,這就讓江聞無論如何也產生不了惡感。

“哎,江流兒施主,平西王府帶來的訊息不僅如此。他們還名言平西王府即將出兵康藏,欲以西番兵燹逼小僧就犯,然而眾本就生平等,小僧焉能為千人性命而奪一人之生理,如今隨你躲入山谷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他口中西番所指的就是康藏,妙寶法王告訴江聞,平西王府並不是上門單單好言相勸,他們向來用的是軟硬兼施的手段,更在暗地裡向妙寶法王表示,如果平西王府入滇平判、剷除異己的行為不順利,很可能會選擇向康藏用兵,如果再不乖乖配合,高原上恐怕會血流成河了。

雲貴不寧則攻打青藏,這件事聽起來匪夷所思,感覺平西王府像是失了智一樣的操作。

妙寶法王對此沒有解釋更多,但江聞很清楚吳三桂這麼做並不是在發瘋。

早在順治十六年,吳三桂來到雲南後就有意圖謀不軌,曾向洪承疇問“自固之策”,洪答:“不可使滇一日無事而已”,吳對此心領神會。

這兩個王八蛋顯然是把“養寇自重”的技術發揚光大了,吳三桂老狐狸也不像耿精忠那個傻小子,還需要江聞點播才能領悟妙計,因此早早就在物色周邊的可用之“敵”。

早先的永曆、李定國勉強可以算一個,但現在永曆現已經被打到緬甸旅遊去了,早就算不上心腹之敵,故而誠不足慮;而當地的麗江土知府木懿又是個聰明人,完全沒有土皇帝該有的自覺,他在吳三桂來到當天“爭先投誠”,次年被批准“仍襲土知府之職,管理原地方”,土人造反鬧事也就無從談起。

這兩條路走不通,吳三桂就自然而然地把視線,投向了與雲貴一線之隔的康藏之地。

所言“康”者係指邊地,因此“康藏”一詞可以用來泛指“藏”以外的邊遠地區,甚至也包括雲南的藏族聚居區,這些地方與雲南雞犬相聞,居住區犬牙互動,一旦康藏出現什麼變故,吳三桂自負“萬里長城”,繼續領兵鎮守也就順理成章了。

再闡發下去,江聞突然又想明白了為何妙寶法王會對明朝正朔的說法如此篤定不移。

要知道青藏高原納入中原的統治版圖,時間還得從元朝算起,由於那裡地處偏僻自成一體,統治者便很聰明地利用了當地特殊的人文格局,委託藏密教派進行管理。

譬如妙寶法王頭上這頂黑帽,就是當初明成祖皇帝與噶瑪巴建立同盟的信物,類似於元朝皇帝與薩迦派(花教)建立的同盟,認可了噶瑪噶舉派(白教)的正統地位。

因此認可明庭就是證明自己,妙寶法王除非能得到清庭的再次加封,否則他們註定是鬥不過新近崛起、得到蒙古主持的格魯派(黃教)的。

自古藏地的政治格局與周邊天竺、蒙古、中原、雲貴息息相關,這也給了吳三桂挑撥戰爭的可乘之機。

早在明崇禎五年,因後金國的強勢崛起,漠南的喀爾喀蒙古各部紛紛西遷。其中信奉白教的一部,跟隨首領卻圖可汗“移牧”青海,打敗了韃靼蒙古土默特部,佔據了整個青海。之後卻圖可汗就打算共同剷除黃教,奪取雪區的黃教寺產,在那年冬,卻圖可汗派他的兒子帶著大隊人馬進入後藏,黃教扎什倫布寺及及可危。

為挽救格魯派勢力,黃教兩大活佛領袖商定,派人遠赴漠西,邀請信奉黃教的厄魯特蒙古和碩特部首領——固始可汗率兵來藏,以救黃教於不滅,但這一救便一發不可收拾,從扶危濟困變成長驅直入,先是擊殺卻圖可汗,最終於明崇禎十四年,固始可汗率兵入藏,於第二年春打敗原本藏巴可汗的軍隊,擒殺丹迥旺波,也結束了藏地屬於的噶瑪噶舉派白教的時代,讓妙寶法王一系就此失勢,只能移居於康藏邊區。

有此情勢在前,吳三桂此時如果聲稱康藏造反起兵前往,可謂是一石三鳥之事。

首先,黃教不會對白教的領地有所姑息。那裡就算打成白地一片也不見得有什麼損失,畢竟誰也說不清楚信奉白教的卻圖可汗當年清算黃教,背後到底是不是他自己一個人的意思。

其次清,庭不會下旨調解兩邊的爭端。當年漠南的喀爾喀蒙古各部紛紛西遷,就是因為與後金不睦,而且時至今日他們也沒有上書臣服清庭,清庭自然不會自討沒趣地號召“平息干戈”。

最後也重要的是,與康藏開戰後戍邊的功勞他吳三桂可以摘走,黑鍋更有絕妙的人選可以背——譬如當代大理土知府木懿。

木懿這個人在吳三桂的眼中,屬於絕對的脾氣又臭又硬,腦子還狡猾無比。木懿明明懷有異心卻迎風而倒,又在吳三桂入滇不肯交出權力,逼得老狐狸無從下口,只能先用盤外招軟禁了他,企圖令木家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

聯絡前不久吳三桂誣陷木懿私通吐蕃,割讓麗江的照可、你那等地,趁酒宴將他押赴省城囚禁,顯然就是這一系列招數的先行鋪墊,隨後的動作更會是水到渠成母庸置疑,真仗打起來,還能順勢將木懿砍了,徹底吞下麗江一地。

細思之後,江聞不得不再次感嘆妙寶法王心思的單純通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