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聞見狀冷冷笑道:“長老若把在下視作行兇,那要是見識過南少林三十六房和北少林羅漢堂的手段,您怕不是要將南北少林當成是人間地獄、波旬道場了!”
大淨老和尚聞言一愣,卻是被沉默許久的弘辯方丈給阻攔了下來,語氣滄桑地終於說道:“阿彌陀佛,此事乃是我作為本寺住持首肯,大淨切勿破了六和敬法的規矩,傷到了和氣。”
自從禪宗大興之後,各地寺廟根據其規模大小、財產屬性和住持的傳承方式,便可以分為十方叢林和子孫叢林兩類。其中規模較大、財產屬僧團共同所有、住持系公請諸方名宿大德擔當的叢林,被稱為十方叢林。
悉檀禪寺作為雞足山首屈一指的敕建寺院,自然屬於標準的十方叢林,哪怕弘辯身為方丈也不能獨斷專行,做事必須公允公正,時時接受其他長老們的監督。這一點就不像子孫叢林,也叫子孫廟那樣,往往規模較小,財產屬一僧或一系僧人所有,住持系師徒相承,大事小事悉由一人裁決。
當初弘辯和尚能夠繼師父本初法師,接著擔任悉檀寺的住持,少不了寺中耆老們的推舉信任,其中就以大淨、大俱、大緣、大塵、大悟五名長老為首,如今也只能和和氣氣地解釋。
“平西王府這次派出了江湖中人前來,老衲對此知之甚少,因此才延請這位江檀越來出謀劃策,絕非是心血來潮的做派。”
有著弘辯方丈做保,江聞也已經昂首挺胸地來到了大淨老和尚面前。
“這位長老,你們要面對的可是吳三桂招攬的各派高手。跟這些江湖中人相比,你們不夠壞更不夠狠,在下也知道在武功一途上絕難匹敵,因此只能另闢蹊徑了……”
場面一時陷入了沉默,老和尚們面對著艱難困苦的處境愁眉不展。
他們自然也知道雙方實力不成正比,悉檀寺是個只懂得參禪唸經的地方,不可能像南少林那樣高手輩出,登高一呼就有五湖四海的門人助陣,因此平西王吳三桂讓武林人士前來,就是打算以武欺文,反正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寶貴經書到手就行。
問題的癥結此時就在這裡。
平西王府指定的對手是悉檀寺,武林人士上門就得由悉檀寺解決,假如這次還是由江聞代為出手相救,幫到最後反而會給吳三桂以話柄,隨便安排個勾結匪徒之類的罪名把寺廟給平了。
連南少林那麼大的有活力社會團體都扛不住兵燹,江聞總不能因為這點事就在廟裡出家呆一輩子吧?因此弘辯方丈掌理的悉檀禪寺更沒有辦法對抗軍隊,如今無非是吳三桂也看不上這個小地方,想要用較為和平省力的方式拿到他想要的經書罷了。
江聞提出的方案也很簡單,就是由自己出面,給悉檀寺打造出獨當一面的高手——也不需要武功多麼高強,只要能聽懂學會江聞的指點,出手挫其鋒芒就算達到目標,然後就可以進行下一步計劃了。
要知道江聞昨夜熬了一個通宵,連夜給悉檀寺編出了大半本武學脈絡,這才勸動弘辯方丈讓自己便宜行事。
江聞所持的理由也很充分,悉檀寺作為雞足山諸寺之首名器具備,唯獨欠缺歷史底蘊,然而歷史這個東西,下點功夫自然就有了,要知道路邊隨處可見的石頭都有幾千萬上億年的歷史,不管是佛學還是武學,所謂的跟腳淵源自然是有才有德者居之。
弘辯方丈看向江聞,心中所想的仍是江聞夜覽典籍,在一夜間撰齊武功來歷,虛構志書跟腳的驚人事蹟。
老和尚開始本以為江聞在故作大言,可沒想到江聞能夠以其師父本無禪師為源頭,以其在通海秀山出家,聯絡到前唐時南詔國在通海設通海都督,查閱現存史籍,通海都督有名有姓者唯段思平一人,故此留下一處武學秘藏!
在弘辯方丈眼中,江聞這番舉動比起當初博學多聞的徐霞客修雞足山志,更多了幾分詭譎離奇、不可明述的意味,最讓弘辯方丈感到膽戰心驚的,是江聞憑空杜撰出武學密藏前後因果之詳細,穿插著千絲萬縷真假難辨的歷史典故,如果外人偶然翻閱,恐怕當場就會信以為真。
可惜這一切佈置妥當,最難的也是最後的缺口,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哎、那也不能如此折磨他們呀!”
大淨老和尚痛心疾首地說道,“如今外敵未至先自損八百,今後豈不是更難渡日!?”
江聞也跟著無奈搖著頭:“我這也是死馬當成活馬醫,想著萬一他們之中有個萬中無一的武學奇才,經過我的指點,說不定能在幾天內飛龍上天——可是很顯然他們不是。”
悉檀寺幾百號和尚,餓了大半個月剩下這四五十人能夠行動,但他們也只是相對健壯些,總體依然是弱不經風,就算學了江聞的功夫也打不過刀口舔血的武林中人,就像武林中人辯經也說不過和尚,這就屬於是術業有專攻了。
江聞此時雖然話頭上佔了老和尚便宜,可依舊只是在窩裡橫,對於解決難題毫無裨益,還沒想好要怎麼在和尚中炮製出一個能獨當一面的高手。
江聞內心感嘆,自己可能是習慣了幾個天資聰穎的徒弟,難免忘記尋常人的天賦資質有限,就算是絕世武功放在他們的面前,也未必能學得其中的皮毛。如今真要找個一看就會、一學就通、一悟就得的人選,茫茫人海里哪有這麼容……
江聞怨艾的目光掃過,忽然瞥見了站在畢缽羅樹下看熱鬧的駱霜兒,發現這妮子雖然對自己愛搭不理,各種提議也置若罔聞,每天卻老跟在自己身邊看熱鬧,此時江聞福至心靈地流露出一絲喜色,湊上前去低聲說道。
“霜妹,不然你剃了頭髮,來客串一下?”
隨即自然收穫了一個白眼。
“方丈,請三思啊!這麼做簡直是將悉檀寺放在害身業火上烤,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
大淨老和尚依舊過不了心裡那一關,代表另外幾名長老站出來言道,試圖阻止他們的冒險行為。
弘辯方丈意味深長地看了老和尚一眼,意有所指地回答道:“阿彌陀佛,如今後路已斷,我們就算不這麼做,也唯有捨身護法這一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