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水二牛撿到錢包的時候,看過裡面的東西,裡面身份證上的人像確實是董曉航。
董曉航是現存的為數不多的堅持用現金支付的人。
每次出門,他總要在身上帶上三五千的現金才覺得心安,有備無患。
萬一遇到什麼突發狀況,也可以應急。
這次來黑龍山景區之前,董曉航專門取了5000塊錢帶在身上。
這會兒還一分錢沒花,全在錢包裡呢。
董曉航的錢包沒有拉鍊,很直觀地就能看到錢包裡面那一沓現金。
水二牛將錢包遞還給董曉航後提醒道:“大兄弟,數數里面的錢少不少,東西全不全。”
董曉航趕忙說:“不用,不用!謝謝老哥了,你可幫了我的大忙了!
錢包裡面有好幾張銀行卡,還有身份證原件。
這些東西真要丟了,補辦也麻煩著呢。”
董曉航心裡明白,如果水二牛想昧他的東西,昧他的錢,就不會主動過來將錢包還給他了。
“這樣老哥,這1000塊錢就當是我對你的一點謝意,你別嫌少,一定要拿著。”
董曉航說罷,把錢包裡數出1000塊錢遞向水二牛,表達謝意。
“不行,不行,大兄弟你快把錢收起來,這個錢我絕對不能要。”
水二牛連忙擺手拒絕,並解釋道:“我們小羅總時常教導我們拾金不昧。
撿到遊客的東西理應歸還,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哦?這也是你們小羅總教你們的?”
董曉航又一次聽到“小羅總”三個字。
他心裡對這位素未謀面的“小羅總”更好奇了。
水二牛的穿著打扮,一看就是某個村裡的大爺,家裡的條件應該並不富裕。
也是,如果家裡條件富裕不缺錢的話,也不會這麼大年紀了還來景區工作了。
但你要說他缺錢吧,他面對5000塊錢的時候可以做到拾金不昧。
面對1000塊錢獎勵的時候也表現得一點都不在乎的樣子。
窮人拾金不昧絕對要比富人拾金不昧更加難能可貴。
人窮志短是不是常態三言兩語說不清。
但沒有物質文明,精神肯定文明不到那兒去。
古代有“民貧則奸邪生”、“飢寒起盜心”的說法。
毫無疑問,窮人比富人更需要錢是不爭的事實。
同樣是拾金不昧,窮人拾金昧不昧,思想鬥爭要激烈得多。
能做到拾金不昧難度也要大的多。
按經濟學理論,同一筆錢在富人和窮人眼裡價值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