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頁: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九章第一頁: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第二頁: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第三頁: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第一頁: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第二頁: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
第三頁: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第四頁: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十一章第一頁: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第二頁: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第三頁: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第四頁: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十二章第一頁: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第二頁: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第三頁: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第四頁: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第一頁: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
第二頁: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
第三頁: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第四頁: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
第五頁: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第六頁: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寄於天下;
第七頁: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託於天下。
第十四章第一頁: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第二頁: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第三頁: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第四頁: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