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北海湖邊練劍有些年頭,平均年齡超過60歲,領頭的老大爺名叫陳炳旺,年輕時在西北邊疆當過兵。老爺子的太極拳和太極劍就是在部隊學的。
……
“大鵬展翅,黃蜂入洞……”
湖邊。
老陳一邊舞劍,一邊念著口訣,動作細膩大方,瀟灑不失穩重。
奈何身後的老夥伴們都不配合,一個個看著周陽那邊,好像有什麼寶貝似得。
“我說老幾位,還練不練了?你們老是看那邊幹嘛呢?”
“不練不練,歇會吧。”楊大媽收劍,帶的其他人也沒了心氣,休息的休息,喝水的喝水。
楊大媽湊到老陳身旁道:“你說那小夥練的是什麼氣功?我看他在樹下面坐了可有一小時了,中間動都沒動過。好幾次我看他,就跟看一棵樹……”
她這麼一說,老陳也覺得有點奇怪,“叫過來問問不就行了?嘿——,小夥子來來來!”
柳樹下,周陽正在整理思緒。
剛才他忽生靈感,心想:“可不可以把柳樹身上的特性,融入拳法、劍法中?給僵硬死板的劍招套路注入生命力。”
長歌也說過:“無象神術妙用就在於‘萬物為師,萬法同行’。只學不用是下神通,學以致用是上神通,活學活用才是妙神通!”
就是說‘用無象神術模仿來的東西,是別人的東西。只有將它融匯貫通,或是在其中加入你的新意,或是把不同的東西組合使用,那才是你自己的東西。才是最上乘的用法。’
周陽初學此術,還做不到活學活用,但他很想嘗試下把學來的東西組合在一起。
“不如就把‘柳樹意境’與‘太極拳劍’結合。太極的剛柔並濟,柳樹的動靜隨風,它們結合能否相得益彰?”
周陽懷揣期待,大步走向老陳。
……
湖畔。
“先生好劍術。”
周陽見面先誇讚,老陳轉了個劍花,哈哈笑道:“不敢不敢,看你在柳樹下打坐,我們還議論你呢。是在練氣功吧?”
“是一種調整呼吸的方法,跟印度瑜伽術差不多。”說著,周陽留意到他手中的寶劍:“您用的是太極劍還是龍泉劍?能不能借我看看嗎?”
“成啊,給你。”不知為何,老陳對眼前的周陽有種莫名的好感,反手將劍遞出道:“我這把可是貨真價實的太極劍,劍長三尺三,重二斤一兩,你彈一下劍身聽聽看。”
周陽接過太極劍,發現確比想象中的重上很多,右手劍指指劃過劍身,輕輕一彈,劍鳴耳中。
“好劍!”
周陽持劍轉花,直接繞過太極劍起手式,使了兩招‘回身反劈魁星式,蜻蜓點水弓膝刺……’
嘣——
一劍刺出,劍尖嗡嗡作響,猶似一條青龍,欲脫手而出。
“好!”老陳大聲讚賞。
周陽一笑,玩個劍花收勢,但沒有停的意思。
他閉著眼睛,背劍觀想,心如柳樹,身似柳枝,只等風來…
……
湖對面,一長髮美女坐在長椅上看書,忽然一股清風身後襲來,捲起她膝上紅絲帶飄向湖面……
美女似在笑清風頑皮,腳尖一點,也隨風追去。在她抓住絲帶瞬間,瞳孔內折射出湖面倒影。
影中,一點寒光從對岸直面刺來,劍光化作柳枝,分影千百!
她後腳點地,急退數米,待身形定下時對岸的劍影已隨風而去。
“劍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