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雪視角> 第51章 集中投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章 集中投資 (1 / 2)

《巴菲特的投資組合》的核心方法就是四個字:集中投資。

集中投資說的是將選擇為數不多的、可以在長期提供超越平均回報的股票,將你的大部分資金集中投在這些股票上。無視股市短期的漲跌波動,堅毅忍耐,持股不動。

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會問如下問題:

1、我如何才能找到那些超越平均回報的股票?

2、“為數不多”到底是多少?

3、你說的“集中”到底是什麼意思?

4、我應該持有多久?

5、為什麼我要這麼做?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上雪想跟大家探討一下投資的方法。

市面上的投資的方法看似有千萬種,說到天荒地老都說不完,但如果我們做的不是量化交易,把決定權教給一套演算法和機器,我們是主動型“純手動”投資者,那麼我們的投資方法無非三種:

第一種:無腦購買指數。

第二種:不屑於只賺指數收益,自己瞎操作一翻看到啥好就買啥,比較分散,比較短期。

第三種:看準好的公司,集中投資,長期持有。

巴菲特推薦普通人的投資方法是第一種:購買指數。

這種方法特別適合於那種不會選股,不會估值也沒時間深入研究企業的人,也就是普通大眾。

既然我不懂,那我們就把大盤裡的股票都買了,賺平均收益。

上雪認為這種方法確實非常適用於絕大部分的小白投資者,尤其是在美股那種比較有效且成熟的市場裡,投資指數幾乎可以不用擇時,畢竟人家熊短牛長。

巴菲特以其獨特的語言風格說道:“透過指數基金定投,一個一無所知的投資者實際上能夠超越大多數專業投資者。”

我國的資本市場太年輕了,各個方面規範程度還不夠,所以指數跟過山車一樣,如果你不幸買在了短期的高點,很可能七八年回不了本,但如果你是非常厲害的投資者,你肯定會更偏愛A股,因為波動大才意味著機會多,全部都像美股那樣如此平滑基本就相當於養老了,就算是高手在美股也很難跑贏指數。

原本我們只要聽巴菲特的,定投寬基指數,三年下來收益率都會不錯,但很多人投了一兩年就開始不想賺這種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錢了,就開始學著市場上的基金經理開始自己選股,頻繁操作,最後風風火火搞一輪,收益不僅沒超過指數,還跌得一塌糊塗。

這種心理非常常見,因為只要我們是個努力上進的人,都不甘平庸。

我們每天刻苦努力學習,結果拿個市場平均回報,跟那些書也不看股票也不瞭解的大爺大媽獲得一樣的收益,憑什麼啊?

基本上只要我們稍微有點野心,在資本市場也待了一段時間的人,都會有一個共同心理,這種心理就是:超越指數。

年底了大家曬收益率,誰的收益率超過了滬深300的漲幅,就好像考試成績超過了班裡平均分一樣,確實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只不過超越滬深300這件事其實並不容易,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的基金經理業績基本也都無法戰勝寬基指數。

這些基金經理中的很多都是牛校畢業,身後還有很強大的投研團隊,也有公司給的資源,但為什麼還是業績不佳呢?

不怪他們,怪就怪目前主動管理型基金的激勵機制。

無論是基金公司、基金經理還是身後的投研團隊,他們賺的就是管理費,管理費只跟基金的規模掛鉤,跟投資者有沒有賺到錢無關。

比如去年重倉消費和醫藥的基金經理,明知道成分股都嚴重高估了,還是迫於KPI的壓力給投資者不停畫餅,成分股嚴重高估的時候餅也可以繼續畫,只要不停跟投資者強調長賽道,長期看漲,人口老齡化,居民消費升級就可以了。

一般而言,當我們看到一個基金經理在直播或者公告的時候強調基金成分股的長期價值,基本就在暗示大家短期已經高估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