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雪視角> 第22章 幾個技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章 幾個技巧 (1 / 3)

本章接上回分析

2、股份回購

股份回購,就是誰的股票誰買回去。

比如貴州茅臺的股票如果由茅臺公司自己在二級市場上購買,就屬於公司層面的股份回購。

作者認為:

“回購的活躍度和公司的股價一般負相關,股價的下行容易刺激回購的活躍度。

從邏輯上來講,股票回購之後二級市場的流通股減少,並可能減少總股本,繼而可能增厚每股收益,這會對股價有一定支撐作用,但其實效果並不好。

公司進行股票回購之後,股價大機率還是維持原來的趨勢,回購並不能對股價形成有效支撐。我想這是因為在回購的時候,上市公司更多考慮的是基本面的因素,它們沒有辦法左右市場下跌的趨勢,更沒有辦法預測個股的走勢。

不過,那些願意回購的公司,尤其是那些規模比較大的回購,還是值得研究的。”

上雪認為公司回購股份這事兒其實只是公司和管理層的表態,如果基本面不是太好,再怎麼回購也於事無補,看看現在的某空調公司,曾經的現金奶牛,家電行業永遠的神,前不久放出了一個大規模股份回購計劃,用於提振市場信心。

但上雪掃了一眼它目前的股價走勢,依舊是“一瀉千里”,如同決堤的黃河水,止都止不住。

所以大家別看到某個公司出了回購計劃就覺得股價有支撐了,就傻傻的買入,我們看公司還是要看公司本身的業務行不行,尤其是看未來的增長性如何。

買股票買的不是公司現在的業績,而是它未來的業績,股價反映的也不是公司現在的價值,而是投資者對於公司未來業績的預期。

商品的價格反映的是商品的價值,但是股票的價格反應的一定、必定且永遠是投資者預期,這個區別大家一定要深深印入腦海裡。

上雪再重複一遍:

買股票買的不是公司現在的業績,而是它未來的業績,股價反映的也不是公司現在的價值,而是投資者對於公司未來業績的預期。

比如一家非常能賺錢的公司每年淨利潤增長率為30%,但是投資者覺得它明年會漲到60%,於是大家瘋狂買入給出了這家公司很高的估值,但到了明年,當這家公司公佈業績報告的時候,發現依舊只增長了30%,那麼公司的股價一定會面臨大幅回撤,如果你後面去追高,你虧錢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是這家公司不賺錢麼?

不是。

是這家公司賺錢速度不快麼?

也不是,淨利潤可以每年增長30%的公司整個A股也沒多少家。

公司是好公司,公司也能賺錢並且很快的賺錢,但就是因為它賺錢的速度沒有快到跟投資者之前預想的一樣,其股價一定會被捶下來。

所以當我們非常看好一家公司的時候,不要急著就往裡頭扔錢,先看看我們的這種“好預期”是不是已經被市場價格反應了出來。

因為你有這種“好預期”多半是看了新聞,看新聞的又不止你一個人,而且已經成為公開資訊的新聞大多都是滯後資訊,你看到的時候早就晚了。

就算新聞是第一時間釋出,從你看到,形成判斷,到買入,估計黃花菜都涼了,人家那些比你先下手的買家早就把價格推高了。

所以很有可能你的入場價已經位於鐘擺右側的高估區間。

經常有朋友問上雪明明他買的是好公司,公司未來也非常好,但怎麼股價上漲了一段時間就開始震盪下行,但公司明明越來越好,因此他們覺得股價怎麼完全不反映價值,只要一買進去就虧。

殊不知如果把股價走勢往回拉幾個月,該上漲的都上漲了,而且漲過頭了,因為該公司最近一個季度淨利潤增長率沒有投資者原先想的那麼好,所以股價自然就會下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